本报讯(通讯员谭淑娟)“截至目前,我们已完成6个工程项目整改工作,近90万元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全部存储到位!”近日,湖北省巴东县检察院针对该县部分工程建设项目未依法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的行为进行“回头看”时,相关行政机关负责人带来这个好消息。
今年3月,巴东县检察院通过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进行数据比对时发现,部分工程建设项目存在未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或未出具金融机构保函、保单的情形。
“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是守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容不得半点马虎。”检察官随即开展调查,对巴东县各工程建设项目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缴纳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发现,部分企业因开工建设时企业动态评级较好而免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在后续项目推进中出现欠薪问题;还存在企业在开工建设时享受缓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政策,但在缓存期限届满后仍未及时缴纳保证金,严重威胁农民工合法权益。
3月13日,巴东县检察院依法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立案程序,随后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强化监管责任,及时查处未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的行为,全面排查欠薪风险。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机关迅速响应,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成立专项整改小组。一方面对相关项目进行实地检查并督促整改,在全县范围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工资支付检查,重点核查工资保证金、用工实名制、工资专用账户等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六项制度”落实情况,确保问题“动态清零”;另一方面,推动建立长效动态监管机制,将政府项目、国企项目全部纳入“恩施州劳动关系及风险监测平台”,对全县工程建设领域项目进行实时监管,监测项目制度落实情况、资金流动情况等,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并现场核查,从源头防范欠薪情况发生。
“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差异化存储制度设计初衷是基于对企业的信任,但信任不能代替监管。”办案检察官表示,将持续关注整改成效,督促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