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绿海·风景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打核桃
· 宏村的夜
· “传奇”老邓
· 回顾时光(组诗)
· 海滩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8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传奇”老邓
李洪峰

  一晃,老邓驻村已是第三届了。

  听说他期满要轮换回检察院,村民们自发跟领导说,老邓不能走。

  “村民那么舍不得你走,你干脆把户口落在村里算了。”我跟他开玩笑说。

  “话虽这样说,现在不行了,城镇户口不能迁到农村。”老邓回答道。

  “村民不让老邓走”,我还是头一回听到这么新鲜的事。带着诸多好奇,我走近老邓。

  1.

  老邓军人出身,办事干脆利落,说话掷地有声。

  提起老邓在部队的事,那活生生就是个传奇。转业前,他系原北京军区某集团军某步兵师某炮兵团导弹连连长。在老邓的档案里,一份《奖励登记(报告)表》工整地载明他的主要事迹:“在一九九〇年年底参加某集团军组织的导弹比武中,取得了一弹穿三靶的好成绩,受到了军首长的好评,为此,我部研究决定,给该同志记三等功一次。”

  这是他在部队的首次立功。立得如此精彩,创造了“一弹穿三靶”的传奇成绩,载入部队荣誉室。1998年,老邓又创造了“一弹穿四靶”的纪录,打破了自己“一弹穿三靶”的纪录。

  2016年,老邓转业后首次回去看望老部队。知道荣誉室里记载的传奇人物回来了,年轻官兵纷纷跑来看他,与他合影留念,一时把老邓搞得像“明星”似的。是的,老邓离开部队已经16年了,但他当年创造的“一弹穿四靶”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荣誉属于过去,成绩装进行囊。

  2000年,老邓脱下军装,转业回到家乡检察院工作。

  面对全新领域,唯有学,在学中找法子,才能出战果。他以检察新兵的态度,向老检察人虚心学习、请教。

  在检察院工作的日子里,他先后在反贪、公诉、计财、控申、反渎、法警等部门工作。同事们说他是检察院的“能人”,点子多,方法活,经验丰富。看似难办的事,交给他准能完成。

  老邓曾被四川省检察院抽调办案4年,任务完成后,当时的省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为老邓出具了近800字的工作鉴定,充分肯定他的成绩和表现。一同办案的同仁说,老邓可是个传奇人物啊,无论是布控、抓捕、查账,还是制作笔录、写法律文书,都是一把好手。办案期间,他带领一个查询小组到北京、山西、河北、西藏等地几十家银行查询犯罪嫌疑人的银行账号和交易明细,给案件的侦破提供了很大帮助。

  老邓就是这样,只要给个战位,就能干出战绩。

  2.

  当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时,中国的农村大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动场面。机关党员干部纷纷报名到农村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甘将汗水洒在乡村大地上。老邓,就是其中之一。

  2018年5月,他受组织委派,到四川省邻水县长安乡(现城北镇)金钟村任第一书记。

  身份虽转换,不变的是初心和干劲。到村上任职第一天,老邓就说:“贫困一日不除,一日不离村。”有人说,这好似立下了军令状。没错,这是老邓的“豪言壮语”,更是一名党员的铿锵之言。

  要想做到工作有数,必须做到脚下走路。老邓像制订部队作战计划那样制订驻村工作计划,制订作战计划的第一步是深入勘察地形,制订驻村工作计划的第一步则是熟悉情况、摸清底数。

  他车的后备厢里,随时备有两双鞋,一双运动鞋,一双胶鞋,前者晴天用,后者雨天使。因为他要走路,要走村道、走田间地头,不分天晴落雨……

  驻村第一天起,他就登门入户走访。有公路走公路,没公路走小路,没小路翻山路,与村民拉家常,听心里话。短短两个月,他走遍了全村6个村民小组631户,把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所处位置、诉求建议一一详细记录,特别是对贫困户信息了如指掌。

  有人说,金钟村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了老邓的足迹。6年多来,他踏遍了金钟村的山山水水、田边地角,甚至村里鸡鸣狗叫,他一听,就知道是谁家的。他早已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了。

  他和村民一道,栽辣椒、种树苗,自掏腰包为家庭特别困难的姜大爷买鸡、鸭崽儿,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

  3.

  金钟村位于铜锣山腹地,山高坡陡,辖区面积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74亩,点多面广,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特色产业支撑不足,后续发展缺少活力。老邓暗下决心,一定要找到出路,找出符合实际的产业来支撑群众脱贫奔小康,由“输血”变“造血”,才能彻底脱掉贫困的帽子。

  老邓发现,金钟村阳光照射充足,土质肥沃,适合特色经济作物生长。

  他带领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外出考察,充分调研市场,列出产业清单。2019年,四川捕鱼儿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重庆绿优优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来到金钟村“安营扎寨”,发展有机水稻、有机蔬菜等生态农业。

  这一引进,一举两得,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还能让村民在家门口致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邓带领村民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种花椒、烟叶、大蒜、儿菜、大头菜、蛾眉豆等,找来技术人员为村民开展技术培训,把科学的种植、施肥、管理方法手把手教给村民;把农技资料发到村民手中;利用广播把点子传到村民耳里……

  金钟村如期脱贫。

  4.

  说老邓“传奇”,是因为他无论是军人,还是检察干警、驻村第一书记,都在岗位上多用了心、多出了汗,把本职工作做到了极致。把本职工作做到极致,就是传奇。

  老邓当年说“贫困一日不除,一日不离村”。可现在,村子的贫困帽子已经摘除,他还是离不开村,群众要留他。

  2023年9月,组织又任命老邓为金钟村第一书记。见老邓回来了,村民们笑开了颜。老邓说,如果可以的话,就在村上干到退休。

  如今,他仍奔走在村里,继续书写乡村振兴故事……

  对了,老邓,全名邓长铭,1969年生,工龄37年,党龄32年,系四川省邻水县检察院法警大队法警、一级警长,一级警督警衔。

  (作者单位:四川省邻水县人民检察院)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