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绿海·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虎虎生威的岩头老虎
· 名胜古迹中的诗韵风雅
· 没有比粮食更强大的力量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8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虎虎生威的岩头老虎
王寒

  

  

  

   明代画家沈周《柳荫坐钓图》

  岩头老虎的名字霸气,让人想到林中的百兽之王。在我们那里,它被叫作岩头虎,浙江宁波、舟山一带叫虎头鱼,浙江别的地方,也有叫礁虎头鱼的。我儿子小名也叫老虎,儿子小时候,带他到海边玩,吃岩头老虎,他说了一句,老虎吃岩头老虎。这真是有意思的一句话。他现在读哲学,天天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人生终极问题,再也不会说这么幼稚而有趣的话了。童言无忌,人只有在童年时,才有任性天真的权利。

  岩头老虎,如岩石上的猛虎,石洞石沟、石缝石坎、水底下的暗礁,都是它的家。不管水深水浅,水底得有石头,它才愿意安家。这种胖胖的、红红的海鱼,喜欢躲在岩礁下,将自己伪装成一块不起眼的石头,故得诨名石头鱼、石头鲈、石狗公、石九公之类。这些名字,带着些许随意和亲昵,比如乡人给自家的娃起名“石蛋”。鱼以生活环境而得名,亦如日本人名中的松下、山本、上野、田中等。

  岩头老虎长得虎头虎脑,看上去龇牙咧嘴,有点吓人。它两眼之间深凹下去,体侧长着一堆尖锐的棱棘,分明就是个刺儿头。看样子,并不好惹。它穿一身迷彩服,身上布满花斑,如天边的一抹晚霞,肤色艳丽,红黑打底,身体两侧,有五条不规则的暗色横纹,或橘红,或暗褐,或红褐,看上去像是个染发刺青的不良少年。因为长得与石斑鱼有几分相似,故又名“小石斑”。

  岩头老虎鱼小鬼大,性情凶猛,小虾小蟹这些甲壳类动物,小鱿鱼、小章鱼这些头足类动物,都是它的美食。它好吃懒动,并不挑食,没有美食时,海中微生物也可将就,甚至海蜈蚣、海蟑螂,也是它的盘中餐。吃相凶猛,胃口奇好,就吃得大腹便便、脑满肠肥。平日里,它宅在海底,伪装成一块平淡无奇的礁石,像个耐心的老渔翁,在石洞里守株待兔,一看见猎物靠近,闪电般出击,一把将猎物扯进洞里。

  垂钓者摸透它的脾性,以小虾、小鱼、海蜈蚣、海蟑螂等作为钓饵,引它上钩。看到有好吃的,它便奋不顾身扑上去,这厮蠢笨,哪怕用鱼形的假饵引诱,它也会上当。一张馋嘴,害了卿卿性命。我平生第一次垂钓是在大陈岛,是三十年前,以拉嘘虾作钓饵,鱼线刚放下去,感觉被咬住,一把拉上来,是一条活蹦乱跳的岩头老虎!初钓就能钓到岩头老虎,并非我手段高明,实在是岩头老虎太贪吃了。身边那些老手,用假饵逗钓岩头老虎,不一会儿,就钓上一条,再钓,又是一条!

  岩头老虎是生育高手,每年夏秋季节,成群的岩头老虎到海滩边以及礁石间产卵,这个时候,更容易垂钓。别的鱼钓不到,钓一些岩头老虎,也可以长长士气。用钓友间的行话就是,拉拉手感刷老虎去。

  岩头老虎的大名很有学究气,叫褐菖鲉。鲉类大多是毒鱼,岩头老虎身上的刺也有毒,如果有人不留神踩了它,它就会毫不客气地反击,背上的一排尖刺,像针一样扎入脚掌,让人痛不欲生。还有一种生活在珊瑚礁边上的石头鱼,叫玫瑰毒鲉,如蛇蝎美人,色彩艳丽,却有剧毒,发射出的毒液,会让人很快中毒,并在剧烈的疼痛中死去。

  岩头老虎有江湖气,是行走江湖的蛮汉。过去岩头老虎不值钱,个头小,刺又多,现在一斤也要上百元,身价比带鱼、鲳鱼都要高。江边大排档上,它有很高的点击率,喜洋洋的赤色,鱼肉鲜甜而浓厚,皮厚而有胶质,细腻肥嫩,口感极佳,可以水煮、红烧,可以清蒸,可以用葱油、椒盐作配料,与豆腐清炖,可以烧鱼片粥,经得起百样折腾。

  闽南一带,相信岩头老虎能清凉下火。不知这地方的人,身上究竟有多少的火气,夏天喝凉茶祛火不够,还要吃岩头老虎败火。他们把岩头老虎清炖,甚至与苦瓜同炖,略苦的口感,吃下去,仿佛体内的熊熊大火立马被扑灭。

  几年前,为了写《浙江有意思》,先生陪我去舟山采风,当时舟山日报社的副总编辑来其盛情接待,他和太太一路陪同,各种讲解,舟山风物,如数家珍。他请我们在沈家门吹海风吃海鲜,其中有一道就是椒盐虎头鱼,在油锅中炸得噼啪作响,端上来后,撒上椒盐,外面香酥可口,鱼肉鲜嫩无比。那一晚,我们四人喝了不少酒,说了不少话。那个初夏的傍晚,是神仙般的快活。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