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洛阳城的雨裹着初夏的闷热,将王城大桥揉成宣纸上晕开的墨痕的时候,水墨写意,蕴藉无限。我的心像催涨的洛河水翻腾不已,打着旋吐露着蓝色的咏叹调,像西南高原那一湖湛净的蓝,肆意张扬浓得化不开的检察蓝情结。
太阳由七色组成,绚丽斑斓,检察蓝也是五彩缤纷,卓然不凡。
肆虐的雨打湿我的眉睫,颤抖的心飞出一只蓝色的蝴蝶,一头麋鹿悄悄滑出梦的树林,在碧波万顷的湖边回头一望,生命本色便定格在生生不息的蓝色底蕴上。于是,这抹检察蓝呈现出蓝色星球的生命本色,融化在“滇中碧玉”云南抚仙湖中。因为两位神仙巡查人间,沉迷此间,驻足并肩,屹立千年的历史传说,当我工作年龄结束时,便一脚踏碎了抚仙湖的碧波潋滟,赞叹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的生命永恒。这湖蓝有阿诗玛的娇艳善良,有孔雀胆的旖旎悱恻,秉天地仙气,撼云梦山泽,如同屈原诗下“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的山神,以孔雀翎羽般的深钴色蓝吞噬着所有艳俗。我不禁感叹,青春难回,湖水却千年不竭;秉持公平正义的检察之蓝,与天地同色,山高水长。
这抹检察蓝里赤为初色,包含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三角梅在岸边烧成紫红的晚霞,抚仙湖层层叠叠的波浪拍打着远古的爱国情韵。清朝乾隆年间名士孙髯翁一副《题昆明大观楼》,那“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的182字长联,写就了苹天苇地,翠羽丹霞,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的历史沉浮,也让大观楼跻身“天下名楼”之列。范仲淹一篇《岳阳楼记》,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和“先忧后乐”的爱国忧民情怀,让岳阳楼荣享“江南三大名楼”之誉。如此,范蠡和西施在帮助越王勾践复国后,泛舟五湖,应该在抚仙湖并肩拉手,头戴靛蓝四耳帕,化仙此湖,腰肢一扭,此湖便有了浪漫旖旎和“百二秦关终属楚”“三千越甲可吞吴”的雄伟气魄。抑或是贯彻以德治国的舜帝二妃娥皇女英从潇湘一路泣血垂泪化斑竹的静影沉璧。近40年检察光阴碎成满地斑驳,当年抱着案卷追捕嫌犯的泥泞路面,某年大雪封路时追赃的吉普车滑落路沟,起赃藏在天花板夹层里的金条,在法庭上突然痛哭的杀人犯,如蒙太奇一一闪过后,洇出了为国为民的检察蓝的赤色印记。
高原的风掠过发梢,抚仙湖波光粼粼,竹桨划开水天一色,碎银似的波光爬上船帮,指尖触碰到的凉意顺着血脉漫进胸腔。抚仙湖的暮色里有人弹起月琴,弦音坠入湖心,漾开细密的波纹。我的皱纹里盛着的不是沧桑,而是30年窖藏的青春。我们这些被岁月打磨过的人啊,争相摆出18岁的姿态。晃动的葡萄汁摇曳出紫水晶,一大碗酒倒下去,吼出了“竹节虽空根连根,打断骨头连着筋”的比兴,那摇曳生姿的杜鹃幻化成办公室大姐的嫣嫣笑脸,远处的黄桷树变成大哥指间燃着的袅袅香烟,师兄拓在案卷上的温度,温暖了我案卷铁柜的寒光。一锅水煮鱼,让我们的爱那么沸腾,那些关于文学与理想、公平与正义的夜谈,终究和着酒气飘散在竹林深处,在恍惚迷离与莫名的感动中,依稀听到穿林打叶声声碎,铁马冰河入梦来。于是,那抹蓝里便有了橘橙色的味道,温暖宜人。
王城的雨越下越大,雨幕穿过抚仙湖水沁凉的记忆,跨过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庄蹻王滇,来到了王城千年的轮回,化作了龙门石窟的金黄色沉淀。“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太原因唐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号称龙城;南阳因刘秀发迹而称帝乡;陈仓因神鸡化宝而为宝鸡,都不及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王城,给洛阳筑实了“十三朝古都”的根基。于是,那抹蓝里便有了深厚的金黄色历史底蕴。“城头变幻大王旗”,至尊九鼎,孔子问礼于老子,王城见证了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血雨腥风,经历了尊王攘夷、崇礼敬德的云卷风雷。这黄色是历史走向新生的必然,是青春勃发的厚积,琢玉镂金,剪霞裁风,是检察蓝背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色彩。《诗经·大雅·板》中说“怀德惟宁,宗子惟城”,《诗经·小雅·常棣》则言“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其中蕴含的出礼入刑、隆礼重法的治国策略,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深嵌于检察蓝中。
子时的钟声剥离了青铜器上的锈迹,褪色的检察制服依旧挂在衣架上,一盆君子兰青翠欲滴。于是,那抹蓝里便衬出绿色的底料,生机盎然,朝气蓬勃。“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风穿过王城的检徽,新绿在卷宗脊背上舒展。我的人生第60枚年轮,定止在陈年酒瓮被掀开的刹那,上世纪80年代入院的春汛已漫过斑白鬓角,当年那些被我们亲手铐进光阴的蛀虫,依然会在今天的审讯室里发抖,不断雕刻的审查报告依然字斟句酌求极致,法庭上洪亮的声音依然掷地有声如雷鸣,叩响黎明的打字声依然年轻,就像此时窗外的玉兰和白杨,总要让旧花瓣沉入泥土,托起新的花盏和绿叶。
洛河河水多婆娑,河水哪有眼泪多。为什么我眼中常含泪水,那是我对这片蓝深情似火。《诗经·小雅·采绿》里写因为思夫,妻子神情恍惚,“终朝采蓝,不盈一襜”,而我因为梦得太久,采的检察蓝也只是一掬。但是顾随先生曾说过,最好的文章,都不是文人写出来的。那必定是情思海涌,浩浩荡荡,喷薄而出,如《报任安书》之悲怆激愤,《答苏武书》之铁血丹心,《离骚》之忧君哀民,杜诗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甚至《兰亭集序》的飞扬飘逸,《祭侄文稿》的愤懑难平,《满江红》的怒发冲冠。愿我的这抹检察蓝“质”胜于“文”,如矢惊逾白雪之岭,端木因病而成妍。
那湖水静静躺在那儿,永远湛蓝;这场雨随风入夜,龙门石窟依然风骨犹存。夜已阑,检察蓝未央。最后一抹霞光,影印着蓝、赤、橙、黄、绿的五彩缤纷检察蓝情怀。
(作者单位:河南省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