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声音周刊·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数智引擎驱动,实现“应救尽救”
· 消除民用无人机安全隐患
· 进一步拓展“检察+”协作网络
· 守护能源安全“压舱石”
· 打通堵点,桥通路通民心通
· 液化气定价不合理,这事得管!
· 人大检察联动整治,换电柜安全了
· 图片新闻
· 【公告】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7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许晓林代表:
守护能源安全“压舱石”
韩兵 刘道光 刘昱彤

  

  

  

  本报讯(记者韩兵 通讯员刘道光 刘昱彤)“煤炭是我国能源供应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加强司法保护,就是守护国家能源安全的生命线。”7月1日,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正式施行,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龙煤集团鹤岗矿业公司峻德煤矿电气工程师许晓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长期扎根煤炭生产一线的许晓林,对煤炭资源保护体会深刻。今年全国两会,他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煤炭资源司法保护的建议”,直击行业司法困境:部分涉煤案件审理过度依赖民法典等一般法,忽视煤炭法等行业专门法,可能损害企业合法权益,建议进一步规范。

  许晓林对检察机关在资源保护方面的探索尤为认可。黑龙江省鹤岗市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专项行动,深入154家企业排查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整改问题180余个,“这些举措既预防安全事故,也增强了企业依法经营信心。”许晓林表示。

  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正式施行,许晓林格外关注其中矿区生态修复专章的落地情况,“这部时隔多年大修的法律,首次确立‘谁开采谁修复’原则,需要司法机关强化监督执行。”因此,他建议检察机关以新法为契机,运用大数据监督越界开采、追缴税款;依托“检察官入企服务”机制,加强普法宣传,常态化送政策法规进企业,从源头预防违法。

  采访接近尾声,许晓林指着远处复植的绿地说,“你看那些新栽的树苗,就像法治建设一样需要持续灌溉。”他期待检察机关强化监督,通过公益诉讼推动矿山复绿,以典型案例震慑违法开采,让新矿产资源法真正成为煤炭资源保护的坚实屏障。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