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郝雪 通讯员韩熙)发现买来的假证可以蒙骗过关,从此打开“致富大门”。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经陕西省白水县检察院提起公诉,近日,法院以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分别判处被告人朱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判处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4000元。
2023年8月的一天,白水某建筑工地上,工友小王用手机扫描施工升降机司机李某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发现无法验证。“你这个证件的二维码咋扫不出来?不会是假的吧?”一句无心的发问,让李某来了精神,拉着小王就“推销”起来:“这是我花了200元找人在网上买的,肯定扫不出来啊,你如果需要,我也能帮你买。”
原来,2022年9月,为了能在工地上找到活干,李某联系上一个代办各类特种行业操作证件的神秘网友,对方称只需200元便能“持证上岗”。李某从他手中购买假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成功瞒过了工地方的检查,顺利在某项目工地上操作施工升降机。此后,李某以此种方式“惠及”身边亲友,先后多次为他人购买假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共计13个,并从中赚取差价。
2024年1月,白水县公安局在核查广东省东莞市破获的一起制售网络验证假证假章案时,发现李某涉嫌买卖国家机关证件案件线索,随即立案侦查。同年2月,公安机关提请白水县检察院批准逮捕李某,并于同年8月将该案移送白水县检察院审查起诉。
承办检察官初步研判后认为,李某买卖、使用伪造特种作业操作证背后可能存在上下游犯罪链条。该院向公安机关列出补充侦查提纲,要求其深挖上线人员,查清假证持有人购买的联络方式及支付路径。很快,公安机关摸排出了出售假证的神秘网友朱某以及购买少量假证的肖某等3人,遂向白水县检察院补充移送审查起诉。2024年10月,该院对朱某、李某依法提起公诉,对肖某等3人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并通过行刑反向衔接机制将3人移送行政机关处理。
2024年12月,法院开庭审理该案,庭审中发现被告人朱某还存在其他买卖假证的犯罪事实,后经检察机关补充起诉,今年6月,法院经审理作出上述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