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明镜周刊·实务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出庭评议,以“去现场、庭上见”推动公诉能力提升
· 一次关于专业与信仰的修行
· 对公诉能力的“全面体检”
· 每一个案件都是一面镜子
· 让每次出庭成为法治精神的生动诠释
· 法庭就是公诉人的“赶考地”
· 出庭能力的提升永无止境
· 一场穿透司法实践的思想淬炼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7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出庭能力的提升永无止境
最高检第九评议组成员,全国十佳公诉人,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检察院检委会委员、普通犯罪检察部主任 从鑫莎

  

  

  

  对于每一个公诉人而言,出庭能力是核心技能,通过参与此次活动,在其他省份观摩了优秀的庭审,公诉人们细致认真的审查、逻辑清晰的证据分析、有理有节的庭审指控,都让我受益匪浅。

  法庭是检验办案质量和综合素质的试金石。优秀的庭审离不开公诉人前期细致认真的审查,这一点可以在庭审评议材料中得到集中的体现。有的案件,我们在收到评议材料时就能预测到这肯定会是一个出色的庭审,因为在审查报告中就已经看到公诉人对证据的仔细分析研判,如何一步步引导侦查,形成证据锁链;讯问提纲重点突出,举证提纲详略得当;对于辩护观点预测全面,答辩提纲有的放矢。如此一来,庭审活动已经成功了一半。庭审中公诉人的风格可能有所区别,或强势或温和,但都能巧妙运用此前准备的“三纲一书”,有力应对庭审中的各种情况,充分展现公诉人的良好形象。

  出庭支持公诉评议是压力亦是动力。对于被评议案件的公诉人而言,要正确看待评议活动,充分认识评议不是“挑刺找茬”,而是“治病强身”,要以闻过则喜的胸襟将评议压力转化为成长动力,积极接受检阅,立行立改。于我而言,也是压力和动力并存。压力来自如何做好“质检员”和“教练员”,希望自己能真正地发现问题,并提出好的意见建议;动力则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身也是自我能力的提升,我时常在评议中会想如果这是我的庭审,我会如何应对,我又是否能够有力地驳斥辩方观点?

  出庭能力提升是一项长期工程。此次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的出庭支持公诉评议活动是“出庭能力提升年”的序章,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此次活动推动各地重视出庭工作,结合实际开展庭审观摩、听庭评议等岗位练兵活动。以庭审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对于每一个公诉人而言,出庭能力的提升永无止境。正如我们在庭审评议中经常说的,庭审是遗憾的艺术,庭审结束我们或多或少都觉得还有不完美之处,或是证据体系,或是答辩逻辑,或是情绪控制,但正是一个个的办案出庭,一轮轮的复盘总结,一次次的实践锤炼,最终才能成就一名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公诉人。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