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连池市检察院检察长司洋向前来调研的丁磊(左)介绍检察工作。
面对镜头的聚焦,刚从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荣耀归途中走来的黑龙江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五大连池市供电分公司安全监察部主任丁磊,言辞间洋溢着激动与坚定。“我有幸面见总书记,并深刻铭记总书记的嘱托——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这份嘱托,是我前行的灯塔,指引我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不懈奋斗,以匠心守护万家灯火,点亮生活的每一份温暖。”丁磊告诉记者。
丁磊,一位44岁仍坚守在生产一线的电力人,不仅是变电运行技术的专家,更是安全监督领域的佼佼者。作为丁磊劳模和工匠(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的双省级领衔人,他始终站在技术革新与安全管理的最前沿。在35kV朝阳输变电工程的浩瀚征途中,丁磊是唯一全程参与勘察设计、线路施工、变电站设备调试直至并网送电的技术中坚。他引领安监部团队,构建了一套科学严谨的安全管理体系,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便显著提升了公司的整体安全管理效能,自己也成为了公司变电运行领域的首位“高级技师”。
创新,是丁磊职业生涯的关键词。2021年,他率先垂范,创立了“职工创新工作室”,他致力于带电除冰新技术的探索与应用,成功破解了全国电力线路除冰的技术瓶颈。次年,丁磊发明的“无人机挂载电力维护用高压线除冰装置”荣获国家专利认证,这一创新成果不仅彰显了其深厚的专业功底,更为电力行业树立了技术革新的标杆。丁磊劳模和工匠(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也因此屡获殊荣,先后被黑龙江省总工会、省人社厅授予“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及“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累计斩获41项发明专利,团队成员更是取得了UTC飞行认证,展现了卓越的团队实力。
在社会责任的担当中,丁磊同样不遗余力。2022年7月,五大连池市东风村遭遇山洪肆虐,丁磊积极响应号召,带领创新团队火速驰援,连续14个小时不间断作业,绘制出精准的灾区受损航拍图,为救援指挥部提供了决策依据,赢得了宝贵的救援时间,也树立了“国网担当”的光辉形象。
作为人大代表,丁磊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他深入基层,倾听民意,积极建言献策,致力于提升供电服务质量、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丁磊不仅积极参加各类履职培训,提升个人素养,还深入乡镇、社区,通过参加“人大代表接待日”等活动,与选民面对面交流,真正做到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在推动黑龙江省低空经济发展和红色旅游文化传承方面,丁磊同样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他调研起草了《关于配套中国低空经济发展创建中国无人机极寒试验测试中心的建议》,为黑龙江的低空经济崛起注入了新动力。同时,他还提出了《关于加快建设五大连池市抗联红色文化传承区的建议》,并呼吁出台《黑龙江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为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促进旅游行业发展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丁磊与检察工作的深厚渊源,也让他成为了司法公正的见证者与参与者。2023年4月1日,薛某为祭奠亡父到山上墓地焚烧纸钱,构成失火罪。因薛某系初犯、偶犯,并具有自首、赔偿被害人损失、认罪认罚等情节,五大连池市检察院拟决定对薛某相对不起诉,并召开公开听证会。会上,丁磊对该案进行监督评议。
“从听取公安机关事实理由、听证员的认真评议,到犯罪嫌疑人真心认错悔罪表态,既展现了检察机关办案的严谨规范,又通过听证方式教育了犯罪嫌疑人,听证程序依法依规公开公平。”丁磊说,“邀请人大代表对不起诉案件进行监督评议是检察机关在办案中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检察机关充分发挥人大监督作用,实现双向互动,以人大监督促进检察履职,以公开听证接受人民监督,检察机关办案的透明度越来越高。”
2024年9月,丁磊在参加五大连池市检察院调研活动时,和该院检察长司洋聊到市内部分地区10kV配电架空线路安全隐患及城市空中架线“蜘蛛网”问题。五大连池市检察院立即组建公益诉讼办案组,一路开展电力设施安全生产风险公益诉讼专项工作,一路推进城市架线安全隐患治理,彻底解决群众“头顶上的安全”问题。
如今,在丁磊的推动下,五大连池市电力设施的安全隐患得到了全面整治,城市架线“蜘蛛网”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为群众营造了更加安全、整洁的生活环境。丁磊,这位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的电力工匠,正以他的专业与热情,守护着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