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抓实“三个管理”是现阶段检察机关推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全面理解“三个管理”的内涵,与时俱进提升检察管理能力,以高水平管理推动做实高质效办案。
运用科学管理思维,明确高质效办案的政治责任。要立足检察事业的长远发展,不仅要向检察办案要质效,更要向检察管理要质效。其中,检察业务管理旨在强化对检察权运行的制约监督,从检察业务整体、趋势和规律等出发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推动检察权公正、规范、高效、廉洁运行。案件管理是检察管理的重中之重,围绕案件受理、办理、结案全过程进行管理监督,将管案与管人有机结合。质量管理贯穿检察业务管理和案件管理的始终,是实现公平正义、提高办案质效的永恒主题。“三个管理”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统一于“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之中。检察机关要在加强“三个管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实践探索,建立健全更加科学合理的检察管理体系。
构建“大管理”格局,夯实高质量管理的检察责任。要加大检察管理机制建设,切实把检察管理贯穿于案件办理的全过程、各环节。一要立足“权责明晰+协同高效”,确保检察权规范运行。完善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入额院领导、检委会履职清单,加强案件管理部门、办案部门和院领导之间的协同,形成提升质效的合力。同时,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上下贯通融合履职,上级检察院要站位全局,加强对本地区检察办案的指导和督办,形成有效压力传导。二要立足“过程控制+质量监管”,实现办案与监管相向而行。深化落实法律文书阅核、办案流程监控、数据质量核查、重点案件备案审查、案件反向审视等机制,以业务管理上的分析研判、案件管理上制约监督、质量管理上核查监管,做到全流程闭环式内部监管,提升法律监督精准性。三要立足“质量评定+责任追究”,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将宏观检察办案质效分析与微观案件质量评查有机结合起来,抓好个案问题整改,同时,做好类案问题剖析预防,在激励检察人员担当作为、坚守底线的同时,发挥检察官惩戒委员会的作用,实质性开展追责惩戒,倒逼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聚焦法律监督主业,担起高标准履职的法治责任。高质效办案的基础是个案,个案高质效汇集形成整体办案高质效,一体抓实“三个管理”,应准确把握高质效办案的五个维度,让检察工作回归监督办案本职本源。一要办准,做到明辨是非、定分止争。在实体上精准打击犯罪,确保实现公平正义,在程序上规范惩治犯罪,加强人权司法保护。要严格依法办案,立足法定职责,做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办案过程符合法定程序,准确适用法律,处理结果于法有据,确保办理的每一个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满意。二要办实,做到服务大局、案结事了。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各项工作安排,运用“三个善于”的基本要求,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把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作为办案的落脚点,将检察实践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协同发展大局。要把矛盾纠纷化解作为办案提档升级的重要抓手,把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作为办案的落脚点,人民群众对司法的需求并不是一纸冰冷的法律文书,既要解开群众心中的“法结”,更要解开他们的“心结”,真正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三要办好,做到人民满意、预防犯罪。要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的每一个“小案”,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在确保办案质量的同时,要运用“三个善于”的基本要求,切实提高法律文书释法说理水平,以实质法律关系为基础,以法治精神为关键,以“法理情”统一为目标,讲清关键情节、争议热点、关注焦点,讲透法律依据、司法政策,讲好天理国法人情,积极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四要办快,做到轻重分离、快慢分道。要创新管理模式,加强轻微刑事案件办理分流过滤审查,推进简案快办,切实提高办案效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把管案与管人有机结合,做实对“案”的评价与对“人”的管理同向发力,营造争先创优、实干担当的氛围。五要办活,做到促进管理、创新治理。树牢“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的办案理念,在办案中注重挖掘、提炼、宣传,有效促进检察工作实践创新;加强办案质效分析研判,建立分析结论效果评价运用机制,善于分析挖掘案件背后的社会治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出具体可操作的建议意见,促进相关行业、部门、领域提升治理效能、完善制度机制,达到监督办案促进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的目标。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离不开高质效管好每一个案件。对“三个管理”的全面理解和持续深化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检察机关应加强对“三个管理”的研究,结合本地办案实际情况,运用到每一个检察办案环节,不断强化管理理念,树牢“产品意识”,把牢质量关、推动标准化、实现精益化,以高质量管理保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作者分别为甘肃省酒泉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玉门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