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蒋长顺 通讯员徐秋宇)“之前以为,就算找到检察院也拿不到这笔钱……”近日,在湖北省秭归县检察院检察和解室里,随着手机转账提示音响起,务工人员王某等3人终于拿到了剩余的欠薪。
今年1月,秭归县检察院受理了王某等3人反映的欠薪线索,经调查发现,王某等人受包工头丁某雇请,在某乡镇从事光伏安装工作,工程结束半年后仍有2万余元工资未结清。该院当即启动“支持起诉+检察和解”绿色通道,由分管副检察长包案办理。
受案后,检察官立刻联系丁某,丁某对欠薪金额以及欠薪事实表示认可,向王某等人支付了工资1.5万元,承诺余下的8000余元春节后一定到账。
春节过后,检察官跟进了解到,王某等3人还是没有拿到剩余的欠薪。检察官再次联系丁某后得知,王某等人的施工细节略有瑕疵,承包方要求返工修复,丁某需要承担返工损失,所以要从剩下的工资里扣除相应款项。对此,王某等人认为工程结束已通过验收,因此坚决反对,双方一直僵持。
检察官介绍,当时眼看办案期限即将届满,若再不解决则须向法院发出支持起诉意见书,那样的话,王某等人势必要等待更长时间才能拿到欠薪。“有必要把双方约到一起当面协商,更好更快解决他们的诉求。”检察官决定做最后的努力。
“丁老板又没来?今天这个钱根本就拿不到了,到检察院来也没用……”调解现场出现波折,王某等3人早早来到检察院,期待拿回最后一笔欠薪,但丁某因为不在当地,没有按照约定时间到场。“丁某承诺今天把这个事情一次性解决,这也是你们的诉求,请再耐心等待一下。”检察官解释道。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等待,丁某终于赶到现场。丁某表示,自己只是个小包工头,因为工程瑕疵承包方要扣工程款,丁某只能从王某等3人的工资里抵扣。检察官联系承包方核实相关情况,经过沟通协调,承包方表示愿意自行解决,不再扣减丁某的工程款。随后,丁某向王某等3人共转账8000余元,至此所有欠薪全部支付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