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政和周刊·视线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0.89亩土地的惠农补贴兑现了
· 巧解持续十多年的土地征收补偿纠纷
· 被破坏的耕地已重新种上了庄稼
· 生态修复“回头看”
· 困扰他的虚假涉外婚姻登记终于撤销
· 【公告】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5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被破坏的耕地已重新种上了庄稼
长春双阳:数字技术助力破解非法占地“裁执分离”执行难题
王男 张馨文 颜玮媛

  曾经刺目的采石坑和彩钢房被拆除后,土地已恢复成耕地,农户正忙着操作农机翻地,为即将到来的农耕做足准备……近日,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检察院联合该区自然资源局前往辖区太平镇开展“检察长+田长”巡田工作时,发现曾经被某矿业公司非法占用的农用地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2年年底,双阳区检察院检察官在履职时发现,某矿业公司非法占用土地建石场、生产车间及办公室,占地面积超5000平方米;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名下的另一家矿业公司,还擅自用挖掘机推占该乡镇林地用于采石生产,毁坏植被面积近6000平方米。双阳区自然资源局依法对企业作出了行政处罚,该企业既未申请行政复议也未提起行政诉讼,经催告程序后,仍未退还和恢复所占用的地块。自然资源局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双阳区法院裁定准予强制执行后,案涉土地仍被持续非法占用。

  双阳区检察院立即成立办案组,依职权启动监督程序。经办案组深入调查,“执行难”症结浮出水面:现行的“裁执分离”制度明确了“人民法院作出准予执行的裁定,由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的职责分工,但具体的执行主体和流程却存在模糊地带,执行难以落到实处。

  “如果个案存在这样的问题,那么全区同类案件是否都存在一样的问题呢?”抱着这样的疑虑,办案组迅速行动,调取了近年来被裁定准予强制执行的非法占地案件。因传统人工排查效率低、案涉地块偏僻、调查难度大,双阳区检察院借助数字技术,创设了黑土地保护非诉执行监督模型。当通过监督模型筛查案件,再利用GIS遥感技术进行数据比对时,检察官惊愕地发现,大部分非法占地案件经法院裁定准予强制执行后仍被非法侵占:违法建造的彩钢房、畜舍、采矿坑等赫然显示在卫星影像上。

  在梳理出百余件相关线索后,检察机关牵头破局。从2022年到2023年,双阳区检察院与该区各相关行政机关多次联席会商、研讨案件,并会签了《黑土地保护检政联动工作意见》《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协作配合意见》。同时,为保证“裁执分离”制度之下的执行活动顺利推进,双阳区检察院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汇报、通报相关工作,推动相关机制制定列入区人大和区政府的工作计划。2023年7月,双阳区委、区政府印发的《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建立联动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重磅落地,明确了“自然资源局为文书转交主体,各乡镇(街道)为执行主体”的刚性规定。

  随着责任链条的彻底厘清,2024年初,双阳区检察院制发检察建议书督促相关行政机关积极履行职责,对非法占用的土地、林地开展退还与恢复工作。停滞多年的执行程序终于重启,并稳步推进。

  “制度破冰只是开端,长效监督才是关键。”双阳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马宁在巡田时谈道。随着巡田脚步的逐步深入,昔日的违法建筑陆续被拆除,采石坑已通过生态修复工程逐步回填平整,被破坏的林地及耕地也得到恢复,重新种上了树、玉米等。截至目前,该院已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整改、修复约9万平方米被侵占的土地。

  “每一寸黑土地都是‘耕地中的大熊猫’。”双阳区检察院通过构建“数字模型发现线索—机制创新破除梗阻—检察建议精准监督—跟踪督促落实整改”的全链条监督模式,让非法占地案件执行措施得以落实,守住了黑土地保护的红线。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