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于5月20日施行。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长、金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毅认为,该法紧扣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实际需求,破解发展难题。一是纾解融资难题。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该法在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和第二十三条中分别提出,金融机构向小型微型民营经济组织提供金融服务差异化政策,允许企业以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进行质押贷款,并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配性金融产品。这些措施通过盘活企业资产、优化信贷机制,为民营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二是治理账款拖欠。该法第六十七条至第六十九条构建了全链条治理框架:要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须严格履约支付,人民法院对拖欠案件应及时立案、审理、执行,地方政府加强账款支付保障工作,预防和清理拖欠民营经济组织账款。三是保障公平竞争。针对市场准入不平等、行政干预过多等问题,该法第十四条明确禁止公共资源交易中的歧视行为,第十五条要求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机构对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依法处理。此外,第五十二条提出“分级分类监管”,减少对合规企业的行政干扰,体现了优化监管效能的改革方向。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如何贯彻落实好《规划》?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马有祥建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要加强政治责任落实。要充分发挥我国政治优势,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政治责任,突出目标和结果导向,加强考核,褒优贬差。二要加强耕地保护。耕地是粮食生产和作物种植的命根子,必须保护好利用好。三要加强农业设施化装备化。要推进农机装备全程全面升级,实现种养加全链条高性能农机装备应用全覆盖。要促进数字技术与现代农业全面融合,加快发展智慧种植业、畜牧业、渔业。要通过设施化、装备化,大幅提升农业技术集约和资本集约水平,改善生产效率效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四要加强小农户能力建设。要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现代社会化服务,将小农户纳入现代生产经营体系。要加强现代生产要素供给,使小农户能够及时获得,增加小农户的时代性。要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其使用现代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资料来源:《人民政协报》 周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