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洪国 通讯员魏伟祥)盐田区检察院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东部海滨,该院以全周期培养体系破解基层小院人才困境。从政治铸魂到专业赋能,再到实践历练,这支“小而精”的队伍走出了独特的人才培育之路。
青年干警政治理论水平如何提高?该院坚持抓好政治理论学习,严防“做样子”“走过场”。青年干警不仅可以列席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主题教育读书班,更能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角。依托“盐检学习汇”机制,定期邀请专家授课。在一次次思想碰撞中,青年干警的政治理论水平与组织协调能力实现同步提升。
在人才培养的链条上,选人用人机制是关键一环。该院深化“知事识人”机制,从政府、法院引进两名年轻干部,有效优化了队伍专业结构。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青年骨干被委以重任。如青年干警张泉泉在办理一起行政处罚监督案时,敏锐发现当事人身份被冒用,银行账户遭误冻。随后,检察机关依法推动法院和行政监管部门及时纠正错误,该案不仅入选最高检发布的“2022年度十大行政检察典型案例”,2024年,张泉泉围绕该案讲述的办案故事《从天而降的处罚》,获评十佳检察办案故事。
对新人培养,该院注重“双导师”护航,新入职干警一进院,就被编入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同时配备思政、业务导师,政治部全程跟踪培养成效。
工作一线成为最好的练兵场:新提任人员担任信访督查专员化解矛盾纠纷,青年干警深入街道社区“蓝色驿站”服务群众。这个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平台,凭借独特的服务模式和显著的社会成效,不仅成为联系群众的坚实桥梁,更获评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十佳文化品牌。
为满足青年干警多元需求,该院定期组织跨区域交流共建、参加上级院研讨活动,助力干警不断拓宽视野;开展党史知识竞赛、业务技能比武,有效激发队伍活力。该院青年干警罗艳林代表深圳市检察机关,在全市首届党史知识竞赛中斩获三等奖,正是该院注重文化润检、文化强检的生动写照。
从理论学习到实战历练,从人才引育到文化滋养,盐田区检察院应用全周期培养体系,将“小队伍”锻造成“尖兵连”。这个海滨小院的探索证明:人才培养不在规模,而在于精准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