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案”敲响法治警钟,警、检、校“护未”青春航向。日前,湖北省宜城市刘猴镇中学这所山区学校迎来了一堂不一样的法治课。
课上,该校副校长黄思权代读了一份罪错学生的悔过书:“以前我走了错路,也不想上学,到社会上,找工作年龄不够,也没有文凭。给别人当学徒从早忙到晚,只能挣一点点钱,干得不好就会挨骂走人,感谢检察官和警察叔叔给我机会,让我能回来读书。这次我一定改掉坏毛病,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023年10月,小军(化名)刚上初一,因为和别人一起实施“拉车门”盗窃,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宜城市检察院在审查该案时,注意到了小军。为帮助小军走上正路,检察官持续关注他的动态,得知他在发生这件事后不再惹事,但也没再上学,而是到社会“闯荡”。办案民警和检察官多次劝说小军继续上学,他都不愿意。
今年春节期间,小军在街边捡到1万块钱,第一时间交到派出所。“我们通过调监控很快找到了失主。”办案民警将此事告知检察官,双方一致认为小军正在不断向好,遂以此为契机鼓励小军重返校园。在对其做多次思想工作后,小军终于想通了,愿意回归校园。小军还反思了自己以前犯的错和在社会上碰的“壁”,手写了满满两页的悔过书。
不久,在刘猴镇中学新学期第一次法治课开课前,宜城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张磊、公安机关干警郭嘉昊与小军进行了一番交流。张磊拍了拍小军的胳膊,笑着问他:“小伙子,现在是怎么想的?”“我之前不懂事,犯了错……这两年没上学,在外面也没干成事……现在我想明白了,我还想回来上学。请你们帮帮我!”小军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他同时递上了悔过书。
这时,郭嘉昊提到了小军拾金不昧、愿意以自身经历警醒同学的情况,向张磊和校方提议让小军在法治课上念念他写的悔过书。但是,张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孩子真心悔过、想回校园的心情,我们都感受到了,他的故事肯定能给同学带来触动。但是,如果让他上台,我担心他今后在校园里会遭到异样的目光或是歧视。我们先不提姓名把这件事讲给同学们听,再请一位老师代孩子读悔过书,怎么样?”“这样也好,既能教育同学,也有利于孩子重新融入校园生活。”郭嘉昊表示了赞同。
“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浪子回头金不换,希望大家也能给这位同学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法治课顺利进行,最后就有了黄思权代小军读悔过书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