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们面对面传经送宝、不保留倾囊相授,你们的数字检察工作理念和经验做法极大拓宽了我们的工作思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检察院考察团在我院学习交流后的这条留言,让我特别感慨。我院通过制定落实“三个三”工作法推进数字检察工作走深走实,为县域社会综合治理带来了可喜变化。
理清工作思路,实现“三个率先”。我院构建的数字检察工作机制,在南阳市检察机关实现了“三个率先”。一是率先将数字检察纳入数字内乡整体规划。我院主动汇报数字检察工作建设情况,赢得县委关注,得到大数据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二是率先建立检校合作机制。我院与南阳理工学院共建数字检察协同研究中心,开展大数据法律监督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三是率先打造“大数据建用一体化”研发团队。该团队由检察官、技术人员、宣传辅助人员组成,从检察官提出建模构想开始,到团队成员全程参与跟进,共同制定碰撞规则,共同甄别筛选数据,共同研判应用成效,实现“研发、支撑、推广”高度融合,促进模型加速建设和推广应用。
紧盯模型建设,突出“三个坚持”。一是坚持理念指引为先导,培育数据思维,形成应用自觉。我院充分运用专家授课、实践教学、外出交流、应用实训等形式组织干警进行培训,深入浅出地讲解数字检察和大数据法律监督基础知识,在全院形成从“要我用”到“我要用”再到“我会用”的良好氛围。二是坚持以创新为抓手,用建结合,形成大数据矩阵。2024年,我院结合工作实际,围绕民生热点,依托河南省检察院建模平台,零成本独立开发了退役军人违规领取优抚金、冒名贷款等7个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三是立足大数据模型服务高质效办案理念,在模型建设应用中把握监督规则,要求检察官实时反馈,研发团队及时跟踪,针对模型存在的问题不断修正优化升级,实现科技赋能法律监督效果的最大化。
服务中心大局,追求“三个实效”。我院坚持把服务高质效办案作为检验数字检察工作实效的“金标准”。一是在高质效履职上追求实效。通过建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我院各业务部门能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内乡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怠于履行职责导致违规领取优抚金乱象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中,我们从个案办理向类案监督延伸,应用大数据模型推动实现退役军人优抚资金精准发放。二是在守护民生民利上追求实效。依法查明退役军人事务局怠于履职造成国有财产损失后,我院依法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追回国有财产5万元,同时建议该局规范内部管理、提升优抚资金发放透明度。三是在助推社会治理上追求实效。我院与公安、法院、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会签文件,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并为相关部门出谋划策,推动加强退役军人法治教育,落实退役军人各项保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