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县检察院检察官向村民调查取证。
近日,四川省安岳县检察院借力乡镇、协同县法院、联动重庆的司法行政机关,采用“支持起诉+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的办案模式,成功办理一批涉及40名老年农民工的异地讨薪案,依法帮助老人们拿回了血汗钱。
老年农民工“组团”求助
2024年5月,来自安岳县林凤镇某村的吴大爷等10名老年农民工来到该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援助。白发苍苍的老人们神情凝重,都称自己被长期拖欠工资。经过工作人员耐心引导提问,梳理和记录碎片化信息,老人们心头的愁事逐渐清晰——
2021年11月8日,重庆市潼南区个体户奚某某与安岳县林凤镇某村签订《安岳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合同》后,确认将承包的土地用于蔬菜、粮食生产经营。2022年至2023年期间,奚某某雇用周边村落40余名村民从事玉米、蔬菜种植等工作,约定每日工资60元至70元不等。
“这期间,奚某某一直没有按约定支付工钱。”吴大爷等人表示,本应获得的劳务费一直被拖欠,他们多次向奚某某索要无果,“以前给奚某某打电话要劳务费的时候,她总说没钱,现在连她的电话都打不通了。她是外地的,我们不知道怎么要钱,实在是没办法了,帮帮我们吧!”
支持起诉助力农民工维权
了解完基本情况后,安岳县司法局根据与安岳县检察院会签的《关于建立支持起诉与法律援助协作机制的意见》,将该线索移送至安岳县检察院,并引导老人们向检察机关申请支持起诉。
安岳县检察院受理申请后,即刻展开调查。该院民事检察官多次前往老人们所在村及相邻村(社区)了解案件情况,并通过走访发现,除吴大爷等10人外,还有其他同样帮奚某某从事过玉米、蔬菜种植等工作却未拿到劳务费的村民。经联合当地村委会进行全面排查登记,发现共有41人被拖欠劳务费共计6.22万元,其中40人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
“欠薪数额虽小,但群众反映强烈。该村村委会在2023年曾组织人员将奚某某承包土地上种植的白菜售卖后,用卖菜所得的钱款给部分农民工支付了部分工资。”检察官告诉记者。因这些老年农民工多数文化程度较低,个人权益受损时难以及时主张权益,2024年5月24日,安岳县检察院依法向安岳县法院发出支持起诉意见书,帮助老人们依法维权。
跨区域联动化解讨薪难题
如何依法帮助老人们成功讨薪?安岳县检察院民事检察官经充分研究后,决定分情况分步推进。
“首先,我们需帮助老人们巩固强化证据体系,锁定劳务关系。”在协助收集证据时,检察官发现,吴大爷等人提供的工资收条内容不够明确,诉讼可能存在败诉风险。
为消除风险隐患,检察官通过发布通知、逐户走访等方式,一一询问被欠薪农民工在奚某某处工作时关于工作天数以及具体工资数额的计算标准,帮助获取上工签到表、工资领取表等相关依据。考虑到部分老人不识字的实际情况,检察官用方言悉心引导、耐心沟通,为他们提交上工单据、结算票据等证据提供帮助,还在收到并审查完这些证据之后,将相关内容大声地读给老人们听,并询问、核实内容是否准确,直到老人们点头确认才统一收集。
与此同时,安岳县检察院积极与县法院沟通,并与法院在协同开展诉前调解及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方面达成共识。2024年5月25日,安岳县检察院与县法院联合派员向农民工们讲解诉前调解程序,帮助他们联系法律援助律师担任代理人,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
随后,安岳县检察院与县法院分别委托重庆市潼南区检察院、重庆市潼南区法院调查了解欠款人奚某某的资产情况,通过释法说理,引导奚某某积极参与调解。同时,安岳县检察院还对接两地人民调解委员会,加快案件处理进程。
2024年6月13日,围绕该案的联合调解会在重庆市潼南区法院召开,四川省安岳县、重庆市潼南区两地检察院、法院及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多家单位派员参加。经各方悉心调解,奚某某承认所有欠薪事实,并与吴大爷等10人达成分期给付协议,就其余31人的欠薪纠纷达成分期履行意向,并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由安岳县法院“一站式”进行司法确认。
经协商,综合考虑奚某某经济困难但支付劳务报酬意愿强烈的实际情况,被欠薪农民工们同意奚某某通过分期支付的方式兑付所欠劳务报酬,约定奚某某须在2025年3月底前给付部分劳务报酬,余款于2025年12月底前全部付清。
今年3月31日,奚某某按照安岳县法院司法确认的分期履行协议,向被欠薪农民工兑付了第一笔劳务报酬。至此,困扰40名老年农民工的异地讨薪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据了解,为依法维护特定群体合法权益,2024年3月,四川省检察机关与相关单位建立了弱势群体民事支持起诉协作机制,截至今年4月,已运用该机制对农民工、残疾人等特定群体支持起诉3611件,有效解决了特定群体的急难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