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声音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坦途铺就,特殊人群无忧出行
· 在公共场所改造细节上较真
· 排查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配备状况
· 推动无障碍设施从“有”向“优”
· “破障行动”让盲道从“通”到“畅”
· 推动解决“最后一米”出行不便
· 代表委员说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5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杭州余杭:
推动无障碍设施从“有”向“优”
陈忠博 陈华兵

  

  

  

   2025年4月29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检察院邀请区人大代表陈荣伟(中)踏看无障碍设施整改情况。

  本报讯(通讯员陈忠博 陈华兵)4月29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大代表陈荣伟手持卷尺,蹲身测量地铁口缘石坡道的坡度——1∶12的精准数值,正是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对三面坡缘石坡道的强制性标准。这场“毫米级”验收的背后,是检察机关与人大代表携手推动无障碍设施从“有”向“优”跃升的两年攻坚。

  这场行动始于2023年,余杭区检察院在梳理代表建议时关注到陈荣伟代表提出的《关于继续完善无障碍设施的建议》,其中提到“有些无障碍设施设置不规范,无法保障特殊群体的无障碍需求”。

  “近年来,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无障碍设施广泛铺设。但是,我们还要关注这些设施是否规范,有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在陈荣伟代表看来,无障碍设施不能止步于“建成”,还要物尽其用。

  2023年11月,该院依托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机制,将陈荣伟代表的建议转化为公益诉讼案件办理。随后,该院公益诉讼检察官邀请残联工作人员、“益心为公”志愿者和特殊人群代表一起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医院附近部分盲道有缺失,医院周边公交站、地铁站盲道设施不完善,进出站口台阶高度不符合标准。

  同年12月,该院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履职,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监管责任。相关职能部门及时与当地无障碍办、市政中心等部门会商,明确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标准,并制定整改方案。

  2024年9月,缺失的盲道补齐了,地铁站进出站口台阶的高度调整了,相比之下,公交站附近的无障碍设施整改难度较大,尚未整改到位。

  11月21日,该院邀请陈荣伟代表和区残联相关负责人、“益心为公”志愿者、特殊人群代表等召开公开听证会,倾听各方意见。

  “无障碍环境建设专业性很强,除了要加强日常监管维护,关键要从源头盯紧设计方案的规范和监督审核,确保施工质量,避免设施建成后因不符合标准再次返工。”会上,听证员们对相关职能部门前期整改情况以及检察工作给予肯定,并对医院周边公交站无障碍设施整改遇到的困难提出意见和建议。

  听证会结束后,相关职能部门立即对医院周边公交站无障碍设施进行整改。截至目前,3个公交站与人行道连接处均设置了缘石坡道等无障碍设施,1个公交站因不具备整改条件,与邻近公交站进行并站处理。“希望检察机关能够持续关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的问题,持续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陈荣伟代表表示。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