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西乱弹,随运河而生的非遗
“看戏,为啥要跑到卫河湾?”刚起床,朋友打来电话,邀我一同看戏。他听出我迟滞不想前往的口吻,便说:“郝一生亲自登台呢!”郝一生我认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临西乱弹的第四代传人,87岁,近年已极少参与演出了。偌大的年纪,他为啥又要去那里演唱?挂断电话,我决定随朋友去一趟卫河湾。
卫河湾,距河北临西县城16公里。它是京杭大运河入境临西县域的第一个湾口,就在尖冢村南。运河流水由南及北,刚从馆陶县流来,便忙不迭地在此折返向东。据史料记载,这里有“顺河迎流,单堤陡岸”的地理优势,金元时期漕运开始兴盛时,这里就成为方圆上百里闻名的尖冢码头。码头白日船来船往、商贾云集,夜里灯火通明、笙箫起舞,尽显市井繁华。及至明清,每年有上百万石漕粮从这儿运转、装卸,此处设置的临清钞关尖冢分关,支撑了当年临清钞关“占全国税收四分之一”的显赫地位。
驱车从县城前往,经朝阳街南行,途经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临清古城遗址”,不到30分钟,车辆就爬向运河大堤。西望不远处的卫河湾,蓦然发现弧湾末端的堤岸外侧,陡然耸立起一座六角飞檐的塔式阁楼。朋友见我惊异,呵呵笑了:“咋样?不虚此行吧。”说实话,自做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开始巡河起,我每年都要前来此地,连河道逶迤弯度、河水最大流量等都熟稔于心。这年前年后仅隔几个月,咋变化如此之大?“其实,郝一生跟你一样,惊闻卫河湾落成了望运楼,建起尖冢码头历史文化广场,才要剧团来这里演出,并说要登台献艺。”听罢朋友的话,我恍然大悟间回应道:“看来梨园界的老戏骨们,也非常关心运河的发展啊。这是好事、好事、好事呀!想必这次,他一定从《四马投唐》《张飞赶船》代表曲目中选段,晾一晾那精彩的唱腔。”
大河弯流,金黄铺野。四月的南风吹过油菜花海,吹进河湾,也吹向了戏台周围的人群。来这里看戏的,不仅有馆陶县魏僧寨镇的,有对岸山东省临清市烟店镇的,还有与烟店毗邻的山东省冠县人。运河两岸的许多老人,大都想看看临西依然还保留的乱弹戏,咂摸一下儿时时光中的味道。
上午9时38分,演出开始。锣鼓喧场停歇,弦乐奏鸣升腾。只见郝一生推掉他人搀扶,步履稳健地步入前台。“‘燕赵山海’美名传,护航运河生态线……”正期待一饱耳福的瞬间,孰料那熟悉的乱弹音调,居然送来称颂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咏唱。老戏骨“支声复调”的腔韵,炉火纯青,饱蕴炽烈的情感,一声高过一声地唱向了观众。我顿感诧异,又有些恍然,随同他唱腔的节奏,内心也在起伏中泛热,眼窝随之潮湿。于是,我决定放弃后续观演,去台后找郝一生,寻觅他掩藏内心深处的运河情结,也扒一扒他和他的乱弹与运河的故事。
郝一生,艺名小石头,意为戏角些许微不足道,而为人却有刚直守正的信念,像石头般坚硬。1952年,他14岁拜师学艺,18岁考入临清市乱弹剧团演出。“台上演的是乱弹,耳朵要能听得见运河的水响。”郝一生开门见山,一句行话开宗明义,“因为这乱弹啊,是运河水漂来的,根与魂都在大运河。”原来,产生于明正德与万历年间的乱弹,之前仅是以方言唱念为主的“地方腔”。明清漕运兴盛,临清州成为京杭大运河在江北的重要商埠。商贾云集、百业兴隆的繁华,让“四方伶工亦云集于此”,流传民间的“土语土腔”,便从腔调表演到器乐伴奏等,不断吸纳和借鉴四方伶工的演艺所长,逐渐形成了乱弹流派。乱弹之“乱”,就是杂糅、兼具之义。
“只可惜,随着大运河断流,这兼具各种声腔之美的乱弹,逐渐衰落。根魂所在的大运河,在1964年两岸分属不同省份后,也在各自逐利、社会竞争的环境中,遭到各种毁坏,垃圾堆放、河沙挖掘、违章搭建,即使执法部门出面治理,有些沿岸村民自发组织起来相对抗……”郝一生说着说着,不由提高嗓门,充满愤然。
共饮运河水,两岸一家亲。省界区划调整后,临西县沿河20余个村中,有些村落土地“遗留”在河道右岸。面对人文区划与土地占有给运河治理带来的难题,2022年7月,临西县检察院成立“运河益家”公益诉讼检察综合办案组,携手运河左右岸、上下游共7个县市,在临西县委会议室共同签订了《关于大运河流域治理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实施意见》,破除行政壁垒,实施了一体化大运河生态保护机制。河水污染问题解决了,河内垃圾清除了,河道违章建筑拆除了,滩涂高秆阻水树木消失了。随后创新的“公益诉讼检察+文旅”工作机制,对运河文物、历史遗址进行了全面呵护。
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千年运河,有了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发力,一年胜过一年,变得愈加美好。郝一生内心得到了莫大抚慰,由衷对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生发出感激之情。当他听说尖冢码头遗址处盖起望运楼,兴建了历史文化广场,夜难成寐,将早就打好腹稿的《大运河畔》连夜创编成章。他说他一辈子仅唱戏本,卫河湾的这场演出,他要以老戏新词的雄韵宏腔,唱一唱自己的胸臆,抒发来自历史和时代的内心豪情。
中午12时,演出结束。返回途中,我让朋友把车开得慢些、再慢些,生怕颠碎刚刚储进大脑的系统记忆。87岁高龄的郝一生纵情新唱《大运河畔》,这场演出来之不易,得之不易。他在对乱弹艺术的致敬中,感恩着运河的孕育之情。他又在守望运河生态日日新的感怀中,寄寓着深情的呼唤,呼唤我们共同守护这条流淌着历史与文化的河流,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作者单位:河北省临西县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