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余村调研,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此后,在乡亲们的不懈努力下,余村从炸山开矿造成的“山是秃头光,水成酱油汤”,变成如今的“人在余村走,就是画中游”。
作为土生土长的余村人,我见证了这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余村民富、景美、人和。乡亲们都说,绿水青山就是幸福靠山。
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重访余村,对我们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勉励“再接再厉、顺势而为、乘胜前进”“要让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近年来,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持续放大余村“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品牌效应,将原本的安吉山川省级旅游度假区更名为大余村旅游度假区,形成了以余村为核心、联动周边1镇2乡24个村组团发展的格局,打破了行政壁垒、要素固化和空间局限,以50倍的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发展一体管理、互通共融。
与此同时,我们深挖“两山”致富经。积极招商引进生态露营、山野咖啡、国漫美学等网红业态90余项,进一步丰富了新业态发展。我们还成立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建立起以股权为纽带的经营综合体和利益共同体,让村民能就近赚薪金、拿租金、分股金,全方位提升“两山”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我们以“聚焦高能级、现代化、国际范大余村建设”为目标,创新推出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积极打造全球青年发展学院、数字游民公社、高校实习基地等平台载体,吸引青年人才到乡村发展,其中“青来集”青年人才社区已吸引邻汇吧、云梯科技、承影互联等23家新经济企业入驻,常态化聚集青年900余人,不断厚植乡村产业活力。
目前,余村已形成了支部带村、民主管村、生态美村、发展强村、依法治村、平安护村、道德润村、清廉正村的“余村经验”,为推进新时代乡村治理提供了示范样本。
而这些也离不开法治护航。在安吉,人们常常会看到一抹“检察蓝”在青山间前行,忙乎着为民宿规范经营、农林产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在田间地头、村组院落中找线索、看现场,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人们亲切地叫他们“森林检察官”。
在这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火热实践中,检察机关发挥了重要作用。安吉县检察院坚持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作为基本价值追求,深耕“立体化检察监督、修复化执法模式、源头化社会治理”工作模式,找准检察服务当地发展的着力点和结合点,把生态检察工作全面融入安吉生态文明建设。
该院通过办案建立协作机制、开展法治宣传等,护航安吉白茶全链条产业和西苕溪绿水经济带发展,创建“森林检察官”“检察+碳汇”“野生动物替代性修复资金”机制,开展农用地保护、废弃矿山环境治理和土壤修复工作。
该院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推动民宿、露营等新经济业态发展,督促职能部门和属地乡镇提升“安吉小冰岛”网红打卡地的村域环境和安全保障,综合考虑其湖深水蓝的特点,促成了以青年大学生为创业主体,以咖啡和露营经济为主导的“深蓝计划X”系列,取得了单日咖啡出杯量8818杯的“两山”经济转化奇迹。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色是安吉的底色,希望检察机关持续深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加强“四大检察”综合履职,创新深化生态检察工作,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拓宽绿色低碳发展新通道上贡献力量,用法治之笔写好守护美丽家园、助力乡村振兴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