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法治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穿上“马甲”,也改变不了侵权本质
·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首次提请审议
· 监狱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 贴标后,山寨卫浴成了知名品牌
· 快来加入“小浪底”守护计划
· 小酿的求真之旅
· 广告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4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首次提请审议
周蔚

  本报北京4月27日电(记者周蔚)4月27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这将是继民法典后,我国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法典草案共分五编,依次为: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就草案作说明时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生态环境法典”。通过对现行生态环境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集成升华,编纂一部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系统规范协调的生态环境法典,是一项立法系统工程。

  沈春耀介绍,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法律制度体系、理论研究现状和工作实践情况,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目前采取了适度法典化的模式,编纂工作分三类情况分别处理,具体考虑是:第一类情况,将现行的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10部法律经编订纂修,全部纳入生态环境法典。法典编纂出台后,上述法律不再保留。第二类情况,将现行有关流域、区域、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等生态要素、生态系统方面和循环经济、节约能源等方面的法律制度规范,择其要旨要则纳入或者体现到生态环境法典之中。这些方面的现行法律主要有森林法、草原法、长江保护法、矿产资源法等。这些法律在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出台后将继续保留,因此,法典相关规定内容需要统筹协调,并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兼容性。第三类情况,适当考虑应对气候变化、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的法治需求,而目前这些方面尚未制定专门法律。编纂生态环境法典,宜就此作出一些原则性、引领性规定,为今后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和实践发展确定原则、奠定基础、留有空间,以体现法典的时代性、前瞻性。

  据了解,此次审议整体的法典草案后,将分拆为若干单元“滚动”审议并修改完善。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