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源补给区。近年来,四川省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保护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水源涵养功能保护,深化检察履职,切实服务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地和水源补给区建设。
一是坚持依法履职,提升水源涵养功能保护成效。聚焦湿地、草原等水源涵养环境要素,在监督履职中强化检察担当。2023年以来,对破坏黄河水源涵养区相关犯罪案件批准逮捕13件32人,提起公诉28件57人。办理湿地、草原保护公益诉讼案件238件,督促补植复绿2950株,清理固体废弃物80吨,修复草原、湿地面积41.58亩。四川省检察机关督促保护若尔盖湿地公益诉讼案入选2023年中国十大环境司法案例。办案中通过大数据、卫星遥感等智能科技提升办案质效。阿坝县检察院研发草原鼠害防治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省内外检察机关运用该模型获取线索并成案7件,督促治理鼠害161.35万亩。
二是深化多方协作,凝聚水源涵养功能保护合力。四川省检察机关通过跨部门、跨区划协作,构建水源涵养功能保护合力。推行“河长+检察长”依法治河新模式。与河长办及其成员单位召开联席会议30次,通过协作机制移送公益诉讼线索25件。与甘肃、青海省检察机关签订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7份,川甘检察机关联合巡河发现黄河支流白河(唐克镇段)河道及岸线堆放固体废弃物,通过办案推动相关部门治理白河重点管护段40余公里,清理固体废弃物9吨。
三是强化宣传教育,提高水源涵养功能保护意识。检察机关组建“鹤翔兰萨·马背上的宣传队”,编制藏汉双语《保护泥炭地·呵护大草原》倡议书,创作《鹤翔兰萨呵护地球之肾》法治宣传片,在草原上开设“生态保护法治课堂”,走进牧区开展生态环境法治宣传。建立生态保护联络站8个,发展牧民联络员29名,收到相关线索159条。阿坝县检察院收到牧民举报多美林卡国家湿地生态问题线索,通过办案推动出台《阿坝县地下水开采禁令+替代工程+生态补偿的实施方案》,封填全县所有违规水井,回补地下水80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