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先锋周刊·初心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姚怡:用办案诠释“专精特新”
· 朱同:抽丝剥茧解码真相
· 林亮:办理一案追回1.3亿元
· 普法·保护知识产权
· 广告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4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朱同:抽丝剥茧解码真相
南茂林 徐洁

  

  

  

   朱同在进行电子证据和视听资料鉴定工作。

  “只要案件有需要,我们会第一个想到他,他总能给出极具参考价值的办理意见。”同事们口中的他叫朱同,是甘肃省兰州市检察院司法鉴定中心的电子数据、视听资料鉴定人。

  在办理魏某故意杀人案过程中,很多人记住了朱同。面对被告人魏某称被害人系自杀的辩解,办案检察官寄希望于电子数据,但手机通话记录、短信、聊天记录等海量信息均被删除。朱同接到任务后一头扎进实验室,在很多人都认为不可能找到线索的情况下,他却在抽丝剥茧间发现了关键信息。基于数据分析,他追加检材,将电子数据与现场勘验结果进行比对分析,成功还原出魏某案发前多次对被害人进行死亡威胁,实施极端手段将其杀害,而且精准锁定了被害人的死亡时间。在这起案件中,朱同提供的电子数据及视听资料鉴定意见被法庭全部采纳,魏某因此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法律的正义得以伸张。

  2024年12月,在马某抢劫致人死亡案中,朱同作为司法鉴定人出庭。庭审中,面对法官、公诉人、被告人及辩护人提出的程序、误差、时间节点及边界、轨迹,以及现场勘验、侦查实验、手机取证等各类问题,朱同凭借着精湛的专业技能和严谨的思维逻辑,一一作答,消除各方对鉴定环节的疑虑,充分发挥了鉴定意见作为“科学证据”的关键作用。

  “实验室的灯光总是最晚熄灭。”检察院的安保人员对朱同的印象很深,深夜长明的这盏灯,无声地见证着朱同数十年如一日追求案件真相的执着。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