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习近平同肯尼亚总统鲁托会谈
· 检察机关一年办理黄河流域保护公益诉讼案2719件
· 融入大河之治 见证大河之变
· 以优良作风更好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
· “两高”发布办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
· 一份解决时下问题、着眼未来发展的司法解释
· 安徽:推动治理小过重罚、重过小罚、以罚代管等问题
· 检察题材电视剧《无尽的尽头》开播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4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强化黄河保护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检察机关一年办理黄河流域保护公益诉讼案2719件
戴佳

  本报北京4月24日电(记者戴佳)记者24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了解到,2024年2月至2025年1月,沿黄河9省(区)检察机关聚焦水资源保护、水土流失治理、防洪安全、工业污染和矿山生态治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重点领域,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719件,制发检察建议2341件,提起诉讼125件,推动解决了一批影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突出公益损害问题,取得积极成效。

  据了解,最高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精神,2024年2月,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黄河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基层行活动。检察机关着眼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752件,制发检察建议652件,提起诉讼16件,督促行政机关依法整治违规取用水行为,规范取用水秩序,依法追究违法主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确保水资源高效集约利用。检察办案发现,一些企业的工程项目存在未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即水土保持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水土保持措施落实不到位、未及时或未足额缴纳水土保持费、后期管护缺位等问题,极易造成水土流失。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99件,制发检察建议164件,提起诉讼23件。

  检察办案还发现,部分企业治污设施、环境监管等尚未达到高质量绿色发展要求。有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放,工业废渣填埋场未铺设防渗层,未按环评要求分区分类回填,造成严重污染;有的矿区未按要求实施固体废弃物处置工程,尾矿库未采取有效防渗和排洪截洪措施,存在较大风险。

  记者了解到,洪水风险依然是黄河流域的最大威胁,提升防洪减灾能力,确保黄河沿岸安全,依然是黄河保护的重要课题。检察办案发现,一些建设项目在黄河河道管理范围内未批先建,存在妨碍黄河行洪安全风险。个别地方在河道中间违法修建建筑物构筑物,使河道失去防洪泄洪功能,造成重大安全隐患。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591件,制发检察建议539件,提起诉讼10件,促推加强黄河流域防洪安全。

  在推动加强黄河流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检察办案发现,部分地区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一些地方在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范围内,违规审批项目,致使遗址原有历史风貌受到严重破坏,有的地方未依法设立保护标志、界桩等保护设施,致使文物保护存在失控风险。检察机关聚焦黄河流域破坏古长城、古渡口、古运河、红色文化遗址和纪念场所等文物和文化遗产的突出问题,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674件,制发检察建议618件,提起诉讼28件。

  据悉,下一步,检察机关将深入贯彻落实黄河保护法,继续加强与相关行政部门协作配合,多方联动、多措并举,进一步强化黄河保护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用法治力量守护母亲河。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