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全国工商联、司法部举办的第二期新时代民营企业家法治素养研修班学员来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最高检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苗生明,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方光华出席活动。60余位民营企业家参与学习交流。
企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其中,民营企业总数占我国市场经济主体的92%以上。在今年2月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此次实践教学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展开。
最高检经济犯罪检察厅副厅长刘慧受邀以“坚持依法平等保护,以高质量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为题为学员们授课。授课时,刘慧详细介绍了检察机关坚持依法平等保护、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举措,以及检察机关开展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工作情况,并结合典型案例,就检察机关在个案办理中依法准确认定案件事实、推动标本兼治,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高质效履职作了具体介绍。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对检察机关开展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印象深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最高检聚焦法律监督职能,积极参与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开展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依法惩治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犯罪,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夏华代表告诉记者。
据悉,2024年,最高检对收集到的1500余条趋利性执法司法线索逐条分析研判,将核查筛选出的31件重点案件,分4批交由相关地方检察院办理。
夏华代表在聆听授课时关注到,上述案件既包括防止国有资产损失,也涉及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这些案件的高质效办理,体现了检察机关对各类经营主体的依法平等保护。”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围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常委、餐饮业委员会主席,陶然居集团董事长严琦切实感受到,法治化营商环境愈发向好,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不断提速。
严琦代表对检察机关对各类经营主体坚持“三平等”有着切身体会。“‘三平等’包括诉讼地位和诉讼权利平等、法律适用和法律责任平等、法律保护和法律服务平等。检察机关持续树牢依法平等保护理念,统一司法尺度和司法标准,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促进各类企业共生共赢。”严琦代表表示,未来,随着司法理念与民营企业发展需求的深度契合,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这种公平公正的司法保障机制必将成为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的“引擎”,企业家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的信心将会更加充足,民营企业将会成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活动期间,学员们还参观了人民检察博物馆和最高检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
(本报北京4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