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民生周刊·实务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加大对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监督力度 高质效办理民事执行监督案件
· 加强统筹指导 抓实专项监督
· 凝聚法检共识 实现有效监督
· 建立“三项机制” 强化法检协作
· 聚焦当事人实体权益落实高质效办案
· 打好数字赋能“组合拳” 助力消除执行痛点
· 在拓展监督线索来源上下功夫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4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加强统筹指导 抓实专项监督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

  近年来,浙江省检察院强化统筹指导,发挥大数据作用,抓实专项监督,有效推进终本执行监督工作。2021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提出监督10818件,法院采纳纠正10482件,恢复执行6432件,推动执行款到位5.5亿元,发现并移送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虚假诉讼罪等刑事犯罪线索338件,127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一、加强统筹指导,健全工作机制。一是构建三级联动监督格局。依据各级检察院职责分工,遵循执行活动监督规律,在全省建立起省院规划部署、市院组织统筹、基层院监督办案的有区分、有侧重、有统筹的一体化履职机制。强化业务、案件、质量“三个管理”,推动对终本执行案件的全领域、全过程监督。二是突出工作指导。整合全省资源组建专业指导团队、设立实践基地,开展理论研究、个案研讨、培训授课,以点带面提升全省检察机关民事执行监督水平。编撰民事执行全程监督指引、终本执行监督办案指引,出台依职权监督指南,规范办案程序。三是强化机制保障。建立“三查融合”办案机制,升级全省银行账户流水网络查询系统,有效提升民事检察调查效率。与省高级法院联合出台加强执行监督会议纪要,强化法检协作,推动终本执行监督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强化数字赋能,突出实战实效。一是建强数据共享平台。以全国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提质增效试点、省委政法委“政法云平台”打造为契机,协调获取全省终本执行、网络拍卖等监督所需实时数据,充实数据池。依托全省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集成数据、算法、模型,便捷数字建模、办案。二是做实模型优选机制。围绕终本执行监督案件中财产核查、非法执行线索发现,以及虚假诉讼,拒不执行判决、裁定,“逃废债”等深层次问题打击,积极构建监督模型,并在试点基础上做好模型分析研判、梳理统筹、集成迭代。组织整合涉终本执行虚假诉讼等4个监督模型,指导升级的网络司法拍卖监督模型获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一等奖,失信人股权强制执行等两个模型被最高检推广。三是重视应用质效反馈。通过数字检察专项、数字办案指引、演示培训等推动模型广泛高效应用。2021年以来,全省各级检察院通过大数据监督模型梳理终本执行监督线索6.7万条,提出监督3700余件,发现并移送相关刑事犯罪线索325件,公安机关立案201件220人。

  三、抓实专项监督,促推社会治理。一是论证试点重实效。围绕终本执行的薄弱环节,针对区域性、普遍性问题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活动,实现“一地突破、全域共享”。全省检察机关先后部署开展涉社保、不动产查封、信用惩戒等6类领域性终本执行专项监督活动。各类活动均经过反复论证,以及基层院、市院试点见效,确保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一体推进抓落实。制定专项监督活动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通过全省条线会议、专项视频推进会等动员部署、一体推进。三是促推治理提效能。注重通过专项监督发现社会管理漏洞,以检察建议等方式促进规范管理。先后就失信限高人员违规乘坐飞机高铁、网络司法拍卖不规范等问题向省高级法院制发检察建议,推动系统整治。就车辆查扣不到位、涉主体不适格等问题牵头省高级法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等出台细则,规范相关程序。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