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丽坤 通讯员卢延庆)“以前很多羊贩子销售假冒‘茶卡羊’,严重影响‘茶卡羊’口碑。多亏了检察机关的努力,假冒行为少了,我们的‘茶卡羊’一定能卖上好价钱!”近日,青海省乌兰县检察院检察官前往辖区牧场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普法宣传时,牧民达西激动地说。
“茶卡羊”产自乌兰县茶卡镇,肉质鲜嫩、营养丰富。2013年4月,“乌兰茶卡羊”被批准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但是近年来,“过路羊”“过棚羊”等冒名销售的现象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及牧民的合法权益。
2023年6月,乌兰县检察院组建办案团队,加强对“乌兰茶卡羊”农产品地理标志知识产权的保护。办案组经调研发现,相关行政部门对“乌兰茶卡羊”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行政监管不力,缺乏产销过程及品牌运营标准化管理。同年11月,该院召开公开听证会,在充分听取行政机关、养殖合作社、牧民等对“乌兰茶卡羊”农产品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建议后,向该县农牧和乡村振兴局制发了检察建议,建议其加大对“乌兰茶卡羊”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保护力度和监管力度,建立快速有效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机制。行政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立即部署整改工作。
2024年2月,在乌兰县政协会议上,3位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切实加大‘茶卡羊’等农牧产品政策扶持力度”的提案。同年11月,乌兰县检察院与该县政协联合开展重点提案督办活动,深入羊场查看“茶卡羊”养殖现状。在“检察+政协”合力推动下,乌兰县政府投资350万元鼓励养殖户通过发展生产增收,推进“茶卡羊”品质提升、种群扩大;投资340万元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乌兰茶卡羊”保护工程建设项目。该县农牧和乡村振兴局还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加大查处力度,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
今年4月,为提升群众保护知识产权意识,常态化保护好“乌兰茶卡羊”品牌,乌兰县检察院干警深入辖区各乡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主题法治宣传。“‘乌兰茶卡羊’品牌保护工作切实治理了市场乱象,为特色产业发展筑牢了法治根基!”该县政协委员王建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