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声音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聆听红土地上的法治跫音
· 检察建议捍卫英烈荣光
· 永续传承侨乡红色记忆
· 让红色资源看得见、留得住、用得好
· 解码抗联遗址保护“桦南模式”
· 代表委员说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4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永续传承侨乡红色记忆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汕头超声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工艺高级工程师 黄贵松

  

  

  

   黄贵松代表(右一)与汕头市检察院干警开展“回头看”。

  2020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汕头考察时指出,“华侨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爱国、爱乡、爱自己的家人。这就是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人的精神、中国心。”习近平总书记对华侨爱国精神的深刻阐述,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

  作为土生土长的潮汕人,我深知这座城市的骑楼街巷间,不仅烙印着潮汕先民闯荡四海的历史,更镌刻着心系桑梓的家国情怀和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一直关注汕头红色革命遗迹,以及涉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因为它们不仅守护着海外华侨的“乡愁印记”,更串联起红色汕头的壮美篇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汕头人传承热血、奋勇前行。

  我欣喜地看到,近年来,汕头市检察机关持续开展红色革命资源保护、涉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并多次邀请我和其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同参与,通过深调研、提建议、回头看,该院探索出一套“代表+检察”的公益诉讼新模式。

  蚁光炎是第一位为抗日捐躯的海外侨领,曾立下“因公牺牲,慷慨赴难,虽死而在所不惜”的铿锵誓言。在汕头七日红公园内,屹立着一座专门为他设立的纪念设施——蚁光炎纪念亭。汕头市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蚁光炎纪念亭作为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存在没有设置标志说明等问题,随即与相关职能部门磋商,督促完善该纪念亭的标志说明。

  近日,当我和检察干警、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再次前往蚁光炎纪念亭进行“回头看”时,只见曾经缺失“身份证”的纪念亭已完善标志说明,周边环境大为提升,成了市民游客了解汕头历史的一扇窗口。检察机关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履职,让纪念亭真正成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景课堂,具有重要意义。

  我了解到,澄海区检察院还针对坐落于澄海区的蚁光炎故居存在的墙体受损、房梁受火灾烟熏等问题,依法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蚁光炎故居的修缮和保护。

  蚁光炎纪念亭所在的七日红公园也极具文化底蕴,是为缅怀周恩来同志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在潮汕革命活动史迹而兴建的纪念性公园。针对公园内潮汕人民英烈纪念碑被人为刻画、涂写等问题,汕头市检察院依法与相关职能部门磋商,督促对该纪念碑进行维护。

  在“回头看”过程中我欣喜地看到,潮汕人民英烈纪念碑被人为刻画等问题已得到有效整改,七日红公园的修缮工作也在持续进行。我认为,加快修缮进度具有重大意义,相关职能部门可以积极申请省级或国家级专项资金,并吸纳侨资支持等社会资金参与,多渠道争取修缮资金及时到位,通过“政府主导+检察监督+侨胞参与”的方式,有效推动七日红公园的可持续发展,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检察官告诉我,通过持续两年的专项监督,已有4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相继受到保护。这些工作做得很好、很扎实,让人民群众看到检察机关“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责任担当。我期盼通过检察机关、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更多散落五洲四海的华侨都能循着这些“乡愁坐标”,找到精神回乡之路,让红色基因与侨乡文脉在新时代焕发永恒光芒。

  (整理:本报记者高燕艳 通讯员闫琦琦)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