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检察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苦寻70多年,一封来信传佳音
· 烈士墓受到“原址保护”
·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崔保华决定逮捕
· 江苏省无锡市委政法委发布《十五条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 调研“长白山人参”地理标志保护情况
· 成立首届咨询委员会
· 开展社区矫正巡回检察
· 联合举办企业出海法律特训营
· 建立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联动工作机制
· 邀请企业代表近距离感受检察履职成效
· 一系列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的秘笈从何而来?
· 图片新闻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4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苦寻70多年,一封来信传佳音
豫桂两地检察机关联手推动纠正烈士错误信息
刘立新 程新青 谭炜镪

  

  

  

   豫桂两地检察官实地查看烈士原始墓碑。

  本报讯(记者刘立新 通讯员程新青 谭炜镪)清明节前夕,一封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检察院的复函,让河南省泌阳县付庄乡刘庄村牛马庄的马彦生三兄弟热泪盈眶——他们的大伯马振山烈士墓碑上的错误信息已被更正。

  1951年4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58军第174师520团4连班长马振山在广西弄花洞剿匪战斗中壮烈牺牲。由于战事紧急、信息闭塞,马振山烈士的安葬地成谜。

  马家几代人苦苦寻找了70多年,一直没有打听到马振山烈士的安葬地。每年清明节和春节,马彦生三兄弟都会带着儿孙朝大西南方向遥祭。

  据中华英烈网记载,马振山于1925年生于泌阳县牛马庄,牺牲时年仅26岁。马家老宅坍塌后,马振山的烈士证和从部队寄回来的军装照片等都遗失了,家里只留下一个领取烈士抚恤金的红本本。

  今年1月,马彦生夫妇向泌阳县检察院求助,希望检察机关能够帮助寻找马振山烈士的安葬地。随后,泌阳县检察院迅速展开行动,联合广西烈士寻亲志愿者邓伟民及都安瑶族自治县检察院跨省协查。

  泌阳县检察院检察官经调查发现,受行政区划调整、历史档案缺失等因素影响,广西多地的烈士墓碑存在烈士籍贯或姓名错刻、误刻等问题,导致英烈“有墓难寻”。多方查证后,检察官确认,马振山烈士现安葬于都安瑶族自治县下坳镇隆林村。该墓是当地政府为纪念剿匪革命历程,于近年投资修建的红色教育基地。然而,因原墓碑字迹模糊,相关部门在迁葬时将“泌阳县牛马庄”误刻为“笑易县牛马庄”,致使烈士信息录入错误。

  今年2月14日,泌阳县检察院向都安瑶族自治县检察院移送了马振山烈士权益保护存在问题信息函。在核实查明情况后,都安瑶族自治县检察院立即督促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进行整改。该局迅速更换错误墓碑,并同步修正英烈档案。与此同时,泌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将马振山烈士的名字镌刻在该县烈士陵园纪念墙上,通过宣讲烈士事迹等方式传承红色精神。

  “终于能带着子孙给大伯磕头了!”得知消息的马家三兄弟难掩激动之情。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