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立新 通讯员郑党静)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太康县高贤乡汪庄村党支部书记陈国厂十分关注未成年人成长与发展。近日,陈国厂在实地调研太康县“豫”见未来·“‘康’之馨”未成年人观护帮教中心后,盛赞该县检察院为全国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工作提供了可复制的基层范例。
调研中,他了解到,“‘康’之馨”观护帮教中心借助职专教育资源,创新建立“1+10”协同观护帮教工作机制、“六个一”观护帮教工作办法,将附条件不起诉、相对不起诉、不满法定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缓刑在矫的失学辍学涉案未成年人,纳入到“‘康’之馨”观护帮教中心进行继续教育和学习,实现“帮、学、矫、察”一体化。截至目前,依托观护帮教中心,太康县检察院联动10家单位,助力223名失学辍学、涉案未成年人重返课堂、掌握技能、重塑人生。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重寻人生方向的鲜活个体,彰显着检察机关的担当。”陈国厂建议,机制上,继续深化“检察+行政+学校+社会”协作模式,构建紧密且完善的工作体系。同时,依据不同涉案未成年人的特点制定个性化帮教方案,做到一人一策、因材施教,满足其特殊需求,助力他们回归社会。
陈国厂着重指出法治宣传对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性。他建议借助典型案例推广,引导全社会营造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只有让更多人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危害,认识到观护帮教工作的价值,才能凝聚社会共识。”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