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两会特别报道·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透过数据和案例看“2024检察答卷”
· 依法批捕缅北涉诈人员4.1万余人、起诉3.4万余人
· 民事检察案件办理加大调查核实力度
· 行政检察监督案件呈现五个特点
· 检察公益诉讼聚焦新业态食药安全问题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3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民事检察案件办理加大调查核实力度
崔晓丽

  

  

  

  本报北京3月9日电(记者崔晓丽)如何有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质效?3月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民事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下称“白皮书”)指出,检察机关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民事检察监督制度体系,强化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质效。

  “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加大调查核实的力度,提升检察监督的精准性、及时性、有效性。”最高检民事检察厅厅长蓝向东告诉记者,最高检发布一批民事检察依法规范行使调查核实权典型案例,指导各级检察机关加强和规范调查核实权行使,引导全国民事检察人员牢固树立“行使调查核实权是对公权力的监督”“发现客观真实是检察官应尽义务”意识,克服监督中的畏难情绪,真正从卷宗中走出来,从办公室走出来,从检察机关走出来,通过调查核实,使“法律事实”最大限度还原为客观真实。

  有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质效,切实提升同级监督制度效能是一项重点工作,怎么做好这项工作?

  白皮书披露,检察机关开展实地调研,最高检组织对《关于规范办理民事再审检察建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实施一年来的情况进行评估,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持续提升民事再审检察建议办案质效。河北、广东、福建等检察机关完善法检协作机制,推动法检办理民事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案件程序进一步规范。上海、湖北、湖南等地检察机关加强对下级检察机关指导,落实再审检察建议备案制度,提高再审检察建议制发质量。此外,检察机关发挥跟进监督制度效能,以抗诉为后盾保障再审检察建议刚性。

  蓝向东特别提到,检察机关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在杨某与李某买卖合同纠纷案中,最高检民事检察部门依法运用调查核实权,联合司法技术部门对案涉证据笔迹真实性进行鉴定,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充分释法说理,促成申请人杨某主动撤回案件,使长达十年的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

  此外,各地民事检察部门还灵活运用公开听证让公平正义“可听可见”,联合司法共同体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合力,打造矛盾纠纷化解品牌和工作机制等方式,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案结事了人和。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