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法治中国两会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深入探析信息网络诈骗高发根源
· 完善网络立法筑起个人信息“数字防火墙”
· 为企业“出海”按下“快进键”
· 权益保障,不止于给快递小哥“上社保”
· 探寻文旅发展的法治密码
· 深化政法机关协同办案平台建设
· 聊聊府检“双向奔赴”那些事儿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3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贾晓亮代表:
深入探析信息网络诈骗高发根源
史兆琨 韩兵 李博 郭东旭

  

  

  

  本报北京3月5日电(记者史兆琨 韩兵 通讯员李博 郭东旭)今天,在黑龙江代表团驻地,记者见到了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大庆市公安局网络警察分局副局长、三级高级警长贾晓亮。贾晓亮代表与记者畅谈了过去一年他调研“检警协同”打击网络犯罪、推动网络空间治理现代化方面的情况。

  2024年,在办理一起拐骗未成年人案时,针对犯罪嫌疑人使用阅后即焚软件导致关键证据灭失的困局,大庆市检察机关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提出利用时空伴随的侦查方法,通过反查被害人的行动轨迹,交叉比对案发时段电信基站信号数据,精准锁定2名犯罪嫌疑人的物理移动轨迹,为突破“零口供”案件开辟了新路径。

  “案件办理过程中,检察机关与我们公安机关建立的‘线索共享、适时介入、类案会商’三位一体协作机制成效显著。检察机关利用数据模型,帮助我们成功比对出2名犯罪嫌疑人实施的拐骗行为实际是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后从事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的行为。检警密切协作配合,最终破获了这起‘案中案’。”贾晓亮代表说。

  “当前,网络犯罪日益呈现专业化、链条化、跨境化等特点,在依法从重高效打击信息网络领域犯罪的同时,要坚持惩防并举,深化网络空间的系统治理。”贾晓亮代表表示,大庆市检察机关在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时,把积极查清涉案款物性质,查明赃款、赃物去向作为工作重点,值得肯定。今后,要深入探析信息网络诈骗高发根源,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方式深化源头治理,加强公民个人信息公益保护,强化宣传教育,形成全方位治理模式。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