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建华代表
徐晓代表
吴海军代表
孔相卿代表
人们常说,办案质量是生命线,办错一案可能引发信访千件。身处检察机关信访工作第一线的控告申诉检察,又当如何让每一条诉求都能找到法治出口呢?
“有的信访案子办理起来就像处理生产中发生的‘疑难设备故障’,因此对群众急得跳脚的事儿,必须由领导带头攻坚!”全国人大代表、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计划部副经理宁建华向记者讲述了一件信访案——2024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三门峡指导办理了一起涉劳动纠纷信访案,通过多方协同、联动发力,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在较短时间内让患职业病的职工顺利拿到工伤赔偿金。“高效率、高质量、法治化办理信访案,与我们在生产管理中紧急应对突发事件是一个理儿——领导要主动担起责任,出真招,流程不断档,群众心里自然就不堵得慌了!”她笑着说。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女企业家协会会长徐晓点赞检察机关服务民营经济的创新实践。她提到河南省检察院检察长段文龙包案办理的一起涉企信访案:“检察长接访下访,立足检察职能,带头包案办理涉企案件,为企业挽回2000余万元经济损失,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2000余万元不仅是数字,更是一家企业的生死线、几百个家庭的饭碗。“希望检察机关继续聚焦纾解企业困难,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徐晓代表表示。
2024年12月新修订的《人民检察院信访工作规定》明确,检察机关实行领导干部常态化接待群众来访和包案制度,检察长、副检察长应当定期接待群众来访、预约接访、带案下访,包案办理疑难、复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案件。
“进一步完善检察长接待日制度,并通过国家司法救助、公开听证等工作,法治化实质化化解矛盾纠纷,促进人民群众反映问题的实际解决,不断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工作质效,切实将信访矛盾化解在初信初访环节。”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古里乡党委书记吴海军建议。
如何打破“终而不结”怪圈,还需要司法权威与人文关怀并存。
“河南检察机关通过公开听证、释法说理、司法救助,推动多起医患纠纷在检察环节高效化解,避免了矛盾激化,减轻了群众诉累,真正把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禹州市钧瓷行业协会会长孔相卿谈起信访法治化时,用钧瓷“窑变”打了个比方:“就像这窑火里的天青月白,法治的温度能让矛盾裂痕化作人间暖色。”这位钧瓷艺术大师从钧瓷“入窑一色”到“出窑万彩”,品出信访法治化的深意:“以前有些案子,法律文书是批了,可群众心里那杆秤还悬着。现在检察官们用咱钧瓷匠人的功夫,把法理情调匀了。”
(本报北京3月4日电)
编辑 李君瑞 校对 郝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