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在调试生产线。
王亮获得“齐鲁大工匠”称号。
王亮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威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
20年潜心研究高端数控机床,从一名普通的车间工人成长为精密数控机床技术专家,成为国内高端数控机床行业的佼佼者;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立足机床产业发展,提出高质量建议,推动国产数控机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就是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威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王亮的故事。
勤奋钻研,不断实现技术新突破
2004年9月,王亮进入山东威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从配盘、布线等基础工序做起,凭着肯吃苦、爱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他从一名车间工人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
“他的动手能力很强,喜欢研究问题,厂里每新上一套机床产品,他都会把原理弄懂。”曾在厂里工作多年的姚师傅这样评价王亮。
在生产一线,王亮先后掌握了数控系统的调试方法、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工艺等技术,成为数控装调领域的行家里手。他研发的直线电机系列、FMS柔性生产线系列、五轴加工中心系列产品,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均处于领先地位。
在数控机床领域,一般来说,速度越快,对机床的磨损就越大,精度就越差。因此,速度与精度的平衡是行业内技术创新的一大难题。面对这一难题,痴迷于高端数控机床研究的王亮,不断在更高速度中追求高精度。
2017年,一家公司与威达重工签订了一份订单,第一个模具试件生产成功时,客户却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将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从0.008毫米提高到0.005毫米。这可是不小的挑战,借鉴行业内先进技术,王亮大胆提出,借助针型测试件对数控机床的动态精度和稳定性进行调试。说干就干,王亮带领团队连续奋战15天,经过300多次调试和技术改进,终于做出了符合客户要求的高端精密机床产品。
对技术、质量精益求精,对问题决不放过,王亮秉持着这样的工匠精神,锚定把更多机床产品推向“高精尖”的目标,脚踏实地,不断攀登技术高峰。他研发的倾斜面小孔加工专用机床、大型圆弧壁板加工专机,在国内均属首例,为推动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王亮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1项,有9项成果通过山东省科技成果鉴定,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全国劳动模范”“齐鲁大工匠”等称号,还获得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团体第三名、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创新大赛一等奖等好成绩。
传承技艺,让更多工人变工匠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是时代所需。
王亮一直坚守初心使命,用匠心为企业增效,用创新为机床产业发展助力。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理念新技术,不断探索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始终发挥“领头羊”作用。2016年5月,公司根据产业发展现状,组建由王亮担任部长的电器技术部。2021年3月,在山东省总工会的支持下,公司成立由王亮领衔的“齐鲁大工匠创新工作室”。
“一个人可能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这是王亮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期待更多的工人变工匠,让产业工人更有力量。在自己不断学习提高的同时,王亮还积极向新同事传授技术和经验。为了使学员们早日掌握各种精密机床的操作技能,他倾囊相授,从调试方法到操作技巧,一步一步由浅入深,系统讲解,为公司培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技术精湛的专业人才。
王亮带领的公司技术团队在历届省市技能大赛中取得骄人成绩,多次斩获团体和个人冠军。在王亮的建议推动下,威达重工全面加强与枣庄工程技师学院等本地技工院校的合作,共同探索技术工人培养新模式,以冠名班、驻企服务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联合攻关项目等为抓手,用心培养更多优秀的新时代工匠人才。
“我们都是从学校直接来到生产一线的,虽有理论基础但缺乏实践经验,王师傅就带领我们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在车间组织现场教学,把自己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让我们在实战中了解问题出在哪、如何去解决、怎样去提升。他要求我们始终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敢于创新。”车间里一位年轻人说。在王亮的带领下,这些年轻的工人明确了职业的方向,也在心中种下“创新”的种子。
“我的责任就是传承弘扬工匠精神,不断开拓创新,在精密机床行业继续深耕细作,力争培养更多有益于企业、有益于社会的新型工匠,尽己之力推动我们机床产业走在世界前列。”王亮说。
履职建言,推进机床产业发展
2023年,王亮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同时还是山东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作为在机床行业成长起来的全国人大代表,王亮一直以来都十分关心关注家乡滕州机床产业的转型发展。他始终认为,机床制造业是工业经济的根本所在,作为中国中小机床之都,滕州发展优势明显。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王亮在扎实做好本职业务和科研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全方位了解同行业的前沿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结合自身工作体会,形成针对机床产业发展的独到见解。
这两年,他先后提出有关机床产业转型发展、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建议10余件,提出要着力发展工业母机、芯片、机器人等高端领域产业项目,重点培养一批卓越工程师和大工匠,以此带动我国机床制造业实现更好发展。这些建议得到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比如,在滕州,政府着力加大对高端机床加工中心、机床核心功能部件项目的招引,近两年先后引进上海维宏数控系统、深圳爱贝科公司数控机床精密主轴等8个重点项目,由上海交大智邦科技有限公司、西班牙伊巴米亚机床公司、山东威达精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共同投资50亿元建设的滕州高端五轴机床加工中心项目即将竣工投产。该项目占地447亩,主要生产五轴立式、卧式、龙门和坐标铣镗加工中心等国际一线高端数控机床及成套装备,投产后年可新增产值45亿元、利税8亿元,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高端五轴数控机床生产基地之一。
展望未来,王亮表示,继续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勇攀专业技术高峰,大力开展新产品开发试制工作,突破并掌握高精度机床的关键制造技术,进一步叫响高端机床“滕州制造”品牌,力推机床产业更加枝繁叶茂。
在履职过程中,王亮多次参加山东省检察机关组织的座谈会、“开放日”等活动,对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服务大局、护航经济发展、推进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工作印象深刻。
谈到对检察工作的建议,王亮希望检察机关继续加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优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普法宣传,创新工作方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他也会持续关注检察工作、支持检察工作,为检察机关在护航国家高质量发展方面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