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把平安中国建设推向更高水平
· 钟华论: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 “不要忽视一个微小的案件”
· 关于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决定
· 综合履职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
· 为企业提供更精准法律服务
· 用好数字“引擎”,激发检察新动能
· 检察系统妇女干部职工获多项殊荣
· 浙江: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绿水青山”专项监督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3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施行首日最高检发布第五十七批指导性案例
综合履职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
闫晶晶

  本报北京3月1日电(记者闫晶晶)3月1日,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开始施行,增设了检察公益诉讼条款,既为检察机关履职提供了直接法律依据,也赋予检察机关在文物保护方面更重的责任。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法律施行首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第五十七批指导性案例,聚焦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为各地检察机关办理此类案件提供规范和指引。

  此次发布的案例共有5件,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检察机关督促保护秦直道遗址公益诉讼案;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检察院督促保护宏觉寺行政公益诉讼案;山西省检察院督促保护云冈石窟行政公益诉讼案;北京市东城区检察院、北京军事检察院督促保护禄米仓行政公益诉讼案;张某方、李某香故意损毁文物案。

  记者注意到,此次发布的案例涉及秦直道遗址、宏觉寺、云冈石窟、禄米仓、泰山石刻等,文物价值重大。从受损情形看,既有严重损害风险,也有文物本体毁坏、破坏历史风貌等严重损害情形。案例在综合履职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运用模拟修缮方式认定受损文物价值、精准确定行政公益诉讼监督对象、发挥磋商督促整改功能高效保护公益、依法保护军队营区文物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此次发布的案例中,既有发挥刑事检察职能,依法惩治文物犯罪的案例,也有运用行政公益诉讼、民事公益诉讼手段,通过磋商、检察建议、提起诉讼等方式,梯次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职、追究违法主体民事责任的案例,不同方式之间协调互补、层层递进。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行政机关等多方参与,密切配合,凝聚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合力。

  “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为检察公益诉讼履职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负责人表示,最高检将在总结司法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文物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办案指引,为各地办理相关领域案件提供更具操作性的参考。今年最高检已部署开展“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监督活动,还将指导各级检察机关结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开展石窟寺、传统村落、革命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专项监督活动。

  (指导性案例全文见第二、三版)

  

  

  

   答记者问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