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检察院数字检察办案团队讨论大数据模型应用情况。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加快推进实施数字检察战略,不仅是法律监督工作新的增长点,还是提升法律监督能力的关键支点。但实践中,基层检察机关在开展数字化办案过程中,还存在数据、技术、人才等诸多掣肘问题亟待解决。江苏省常熟市检察院统筹抓好数据联通、模型研用、人才培养三个重要环节,将短板弱项变为发展增量,加速推进数字检察建设,研发的债权转让虚假诉讼逃避执行监督模型入选最高检在全国推广的普通犯罪检察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
在数据联通上牢牢把握“融”字,争取支持、贯通融合。数字化改革的前提是海量的数据,数据是线索的基础,没有数据支撑,大数据分析研判监督线索便无从谈起。发挥数字检察“领跑者”优势,基础工作就是要扩充数据库,拓宽监督源。我院通过向市委专题报送数据需求请示,结合应用背景、监督案例、数据需求、工作方向四个方面阐明大数据法律监督工作的重要性。主动争取市委支持后,我院与地方大数据管理部门共同开发建设常检大数据法律监督云平台,目前已打通38家行政机关150余项数据,并通过数据标准管理、质量监测、数据清洗等手段,删除重复数据、过滤破碎数据、纠正错误数据、实时更新数据,为深入推动检察监督工作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源头活水”。
在模型研用上牢牢把握“实”字,紧贴业务、服务办案。我院坚持所有模型从办案一线产生、到办案一线应用的工作模式。检察官对案件办理中发现的同质性问题、机制性漏洞和规律性特征进行总结提炼,助力技术部门设计模型、优化模型,强化实战应用效果。我院将大数据法律监督应用情况嵌入案件审查报告,通过每案必填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构建与运用工作情况,提升大数据法律监督意识,凝聚模型应用合力。自该项机制实施以来,全院推动成功建模16个。我院组织检察官对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已上架模型开展专题培训,通过研判规则学习、核查推送监督线索、每月汇报进度,形成“学习—应用—检视—改进”的闭环模式,进一步提升检察官应用模型能力。
在人才培养上牢牢把握“全”字,学用结合、能战能赛。我院以培养具备专业数字技能和检察业务知识、适应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全面型人才为牵引,加强关键岗位人力配备,将业务强、技术通的优秀人才纳入数字检察工作专班,以点带面提升队伍数字应用素能,为数字检察工作注入强劲动力。强化内部横向人才融合,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出台数字检察工作协同办法,明确案件管理部门主导规则编订、技术部门统筹后勤支撑的原则,整合“四大检察”职能,实现跨部门一体化、集成化作战,统筹推进数字检察工作。同时,建立数字检察例会制度和检察人员轮岗制度、双岗制度,将常态化开展数字检察培训列入专班工作重点,通过定期实战演练检验模型应用实效,创新性开展评选展演,激励干警在构建与应用模型工作上开展差别化探索、创造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