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声音周刊·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为留守儿童点亮法治“灯塔”
· 开展精准化家庭教育指导
· 全链条惩治跨境电诈犯罪
· 高效化解婚姻登记行政争议
· 拓展公益诉讼线索来源
· 淤堵12年的黄河支流畅通了
· 以钉钉子精神保护公益
· 【公告】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2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李慧代表:
为留守儿童点亮法治“灯塔”
吴杨泽 王鹏翔 田瑞旭

  

  

  

  本报讯(记者吴杨泽 王鹏翔 通讯员田瑞旭)站上三尺讲台26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翼城县北关小学教师李慧的目光总是追随着孩子们。

  在翼城县,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聚集,不少孩子脱离父母的直接监护,成为留守儿童。在日常的工作中,李慧发现,这些留守儿童性格比较内向甚至有些自卑,不太愿意和同学交流,课堂上学习状态也不太好。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她就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交建议,教育部及时答复,作出各地落实相关政策、把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做细做实的指示要求。

  在北关小学,李慧与学校领导一起制定详尽的留守儿童关爱方案。他们围绕安全生活常识、生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个性化、综合性培养,以帮助他们不断提高生活技能;积极和民政部门联系,争取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爱心驿站”,招募志愿者作为爱心陪伴老师,在周六周日以及节假日期间为这些孩子提供陪伴服务。

  李慧还利用空余时间深入乡村,先后走访了20多所中小学校,听小朋友们倾诉,走进办公室里和乡村教师交流,走进留守儿童的家里和家长谈心。李慧发现,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隔辈抚养,对于家庭作业的完成缺乏自觉性,便于2023年成立数学名师工作室,在全县小学数学教师中选拔出优秀数学教师担任工作室老师,共同辅导孩子们学习。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她多次参加检察机关组织的活动,了解到,检察机关已经实行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对此,她深感欣慰。

  “留守儿童还极易与社会不良少年产生交集。”看着好好的孩子不慎走上歧途,李慧希望学生们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做到心中有敬畏。她深知自己法律知识不足,很难把一些专业的法律知识讲得鲜活,让学生乐于去听、乐于去学。

  她便与检察院联系,希望针对留守儿童开展个性化普法活动,得到翼城县检察院积极配合。于是,“乡村的少年无‘法’不爱你”等普法活动在翼城县开展起来。

  李慧说:“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始终从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两个方面思考问题。”她坚信,关爱孩子是世界上最有意义的事情。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