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数智办案”+“数智管理”:为高质效履职插上双翼
· 人大检察共答“守护文化瑰宝”答卷
· 检察听证如何升级?听证员这样说
· 一首诗解开邻里心结
· 最高检成立涉外经济犯罪研究团队
· 禁毒知识藏灯谜 安全团圆闹元宵
· 马街书会上来了检察官
· 虚假招聘信息让船员“很受伤”
· 安徽检察机关对刘志强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2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首诗解开邻里心结
肖俊林 师婷婷 刘丹

  “多亏了检察院的同志,要不这个年都过不好哩。都怨我!都怨我!”“老哥,咋能怨你哩?这事是从我这儿引起来的,怨我!”近日,记者跟随河北省广宗县检察院检察官看望村民赵大爷和王大叔。提起之前两家的纠纷,二人感到很惭愧。两位老人为什么争抢认错呢?

  原来,赵大爷和王大叔同住一条胡同,几十年来两家一直和和睦睦。三年前,王大叔翻建房子,垫高了院子,为了方便出行,在门前垒了一个斜坡,影响到了对门赵大爷家的出行。两家因为这个斜坡,从一开始的口头争辩发展到肢体冲突,结果赵大爷摔伤了腰,王大叔脸上挂了彩,两家各自花了3000余元医药费。

  随后,赵大爷和王大叔分别提起诉讼,并且双方一直不满意法院判决结果。2024年11月,赵大爷到广宗县检察院申请诉讼监督。该院检察官实地走访发现,赵大爷和王大叔并不是对各自需要承担的医疗费用有异议,而是都憋着一股劲儿,认为对方态度不好,自己面子上过不去,不甘心“认栽”。

  检察官了解清楚事情原委后,多次到两位老人家里,以拉家常的方式帮他们回忆曾经的岁月。“我想起来那年快下大雨了,家里麦子熟得透透的,我在外地回不来,是老王帮我家里收的。”2024年12月17日,检察官再次来到村里与两位老人交谈时,赵大爷讲起了往事。“那不算个啥。前几年我娘生病,是老哥你帮我找车送到医院,还垫了医药费。”王大叔一边说一边感慨。

  他们不知道,这看似不经意的回忆,都是广宗县检察院检察官提前做足了功课,事前问了两家的孩子得到的信息,才有了这场特殊的忆旧情。最终,在检察官的释法说理下,两位老人的心结解开了,分别进行了撤诉,两家矛盾彻底化解。

  “当时检察官还给我念了一首诗,我记下来了,我给你念念。”赵大爷翻出一个笔记本,清了清嗓子,对着记者朗读了起来:“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是哩是哩,也给我读了这首诗,说这叫六尺巷的故事,还和我说这让的不是巷子宽,是人心,是邻里情。所以我就拆了斜坡,往里挪了挪,从自家院里找平这个落差。”王大叔一边说,一边比画着让记者看斜坡整改后的样子。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