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跟随江西省修水县检察院检察官到陈杏莲的爱心工作室走访。 冷娇婷摄
如果你弄丢了一双鞋里的一只,会怎么处理另一只?或许很多人的回答是“扔掉”。但有这样一个人,专门把这些单只的鞋收集起来,送给有需要的残疾人。她就是陈杏莲,一名渐冻症患者,此前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评为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
2024年初,在位于江西省修水县的爱心工作室里,记者握紧了陈杏莲因病被“冻”住的手,约定“一定要好好的”。近日,记者和她又见面了。记者一进门就问她:“还记得我吗?”陈杏莲开心地说:“记得记得,去年你也来看过我的!”
一年前的情形犹在眼前,那时的陈杏莲因遭遇车祸迟迟得不到赔偿,身心受到重创,是修水县检察院通过民事支持起诉帮她维了权。检察官和社会各界给予的帮助让她很感恩:“我已在等待死亡,但他们却比死神先到。”陈杏莲说出这句话时,记者禁不住泪目。
这次再见到陈杏莲,她的变化让记者欣喜不已——她不仅在家人的帮助下描了眉,一头长卷发也被精心编成了麻花辫,生病前那个爱美的姑娘又回来了,笑容也变多了,“我哥哥家搬了新房,今年我们大家聚在新房子里一起过年!”
走进陈杏莲的爱心工作室,记者发现小小的空间被各种衣物用品填得满满当当。“这是小区大姐送来洗得干干净净的外套,那边是福建大哥送来的皮鞋,质量特别好……”陈杏莲热情地介绍。难以想象的是,她虽进入渐冻症晚期,但已坚持做公益13年,工作室6年多来先后收到200多位爱心人士的捐赠,累计捐出衣物7000多件,惠及600多个家庭。
“我们和陈杏莲的缘分也由此开始。”修水县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朱昀说,了解到她的公益事迹后,该院将其聘为“益心为公”志愿者。
陈杏莲曾提到,遭遇车祸是因为她坐轮椅上不去坡道,才走了人行道沿边的马路。“如果当时能上得去坡道的话,车祸是不是就可以避免了?”朱昀敏锐地发现这一线索,“我们沿着事发道路和周边进行走访调查,确认部分无障碍设施存在不方便乘轮椅者进入人行道等问题,有较大安全隐患。随后,我院依法向相关行政部门制发检察建议,行政部门一一进行了整改。”
“后来我路过许多路口时都很顺利,检察机关让我们残疾人出行越来越方便了。”陈杏莲说。
陈杏莲的善意也感染了其他人。接收了善意的她,正在把善意传递给更多人。有一次,陈杏莲坐轮椅出行,看到一位大哥只有一条腿,拄着双拐去买菜。于是,陈杏莲跟他说:“你平时买鞋子肯定要买一双,我工作室里有单只的鞋子,能不能告诉我你穿多少码?我送给你。”
接收陈杏莲“爱心单鞋”的人叫胡小兵,20年前遭遇车祸被截肢,现在靠经营一家小猪肉铺为生。记者在市场里见到他时,他正在热情地给顾客称肉。“一有时间,我就开着三轮车帮陈杏莲运送衣物。”胡小兵说。
陈杏莲说,在她人生中很艰难的一年,是检察官给了她继续活下去的希望。残疾人虽然是弱势群体,但是很多人觉悟非常高,能量非常大。“做公益认识的这些兄弟姐妹和检察官回馈了我很多,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一个人是走不下去的。当年医生说我可能活不过40岁,但现在,我要‘奔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