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变化吗?”
“这里呈现的图像与其他地方没什么差异了,岩体渗水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近日,在重庆市大足区中敖镇卫平村一处红色的檐廊建筑里,大足石刻研究院文物专家阮方红手持仪器,小心翼翼地对准摩崖探测。大足区检察院检察官万灵在一旁边询问数据边记录。
“这是在干吗?”记者好奇地问。
“我手中这台里氏硬度计,可以检测岩石的硬度值,评估岩石的风化及防渗水等相关情况。”阮方红说。
为什么要定期给文物“体检”?这还得从一年多以前的“数字巡查”说起。
“这里多了一些可疑物!”2024年1月,万灵通过重点文物电子巡查保护平台,发现卫平村摩崖造像出现异常情况。
万灵随即和特邀检察官助理前往文物所在地调查。原来,随着元旦及春节来临,周边群众来到附近烧香烧纸,形成了烟雾,留下了垃圾,导致文物监测显示异常。此外,文物责任公示牌信息更新滞后、保护建筑破损漏水等问题,也增加了文物的安全隐患。
“大足区检察院联合大足石刻研究院共同建成覆盖辖区53处重要文物信息、实时了解文物保护情况的数字平台。”万灵介绍,该平台显示,卫平村摩崖造像为研究明代佛教造像艺术及当地民俗信仰提供了实物资料,于2020年12月被公布为大足区文物保护单位。
立案调查后,大足区检察院向当地镇政府送达检察建议,要求其依法履行文物保护监督管理职责,强化安全检查巡查,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情况,并开展保护修缮等,确保文物安全。
收到检察建议后,当地镇政府迅速完善文物保护标识,安排文保员增加文物巡查频次,规范群众行为活动,及时制止损伤文物本体的不文明行为,并联系大足石刻研究院制定文物保护建筑修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