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先锋周刊·为民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更深融入基层治理 更实服务百姓生活
· 路通了,心也顺了
· 司法救助为退役军人撑起“暖心伞”
· 聚焦重点民生领域积极促成民事和解
· 跨越300公里的救助,解燃眉急更解心中结
· 社矫对象有了新工作
· 【公告】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01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路通了,心也顺了
曹颖频 李敏

  “我自费给村里修了路,后来村里要在我修的道路上做硬化处理,可偏偏我家门口这一段路不硬化,太心寒了。”2022年4月,李大爷来到四川省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焦急地说,接访检察官江丽赶紧安抚。

  “我在村里承包了鱼塘,这个鱼塘四面环山,交通不便,鱼运不出去。我就自费修了一条路,路长500多米,并按照当年征地拆迁补偿标准,支付了被占地村民的补偿费,总共花了十几万元。”李大爷说,村里后来申请到财政资金,说要把他修的路做硬化处理,但村里只硬化了300多米,到鱼塘的200米路就不管了。李大爷要求把剩下的路做完硬化,但一直没有实现。李大爷想不通,把村委会告到法院,要求赔偿其修路的钱款和支付村民的补偿费用。法院最终判李大爷败诉,他不服,便申请检察监督。

  经审查,本案是一起村民和村委会之间的普通民事侵权责任纠纷案件,历经法院一审、二审、再审,又向当地检察院提出监督诉求,检察机关作出不支持监督申请决定,申请人仍然不服。为更好听取各方意见,促成矛盾就地化解,江丽决定赴纠纷地达州市宣汉县召开公开听证会。

  听证会上,当事双方围绕“村委会是否应当补偿李大爷修建道路出资款”这一争议焦点,充分发表意见。李大爷表达自己的诉求后,村委会相关人员指出,李大爷对修建的道路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村委会硬化道路并未妨碍李大爷使用,而是更加方便其运输农产品。且像这类自筹资金修路的情况在当地村、镇以及全县各地普遍存在,道路硬化资金来源于公共资金,确实很难对其个人进行补偿,村委会反复做李大爷的工作,但效果并不理想。

  江丽指出,从双方当年签订的协议、提交的证据以及法律规定来看,法院最终的判决并无不当,但申请人李大爷的诉求,也是可以理解的。希望李大爷及家人放下积怨,也希望村委会在有利于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给予李大爷帮助。

  经过公开听证和释法说理,村委会表示认可听证意见,愿意争取资金对未硬化道路进行硬化。李大爷认为检察官到村里实地了解情况,所做工作让他真切感受到了公平正义,他同意和解,自愿放弃其他诉求,向检察院撤回监督申请。最终,村委会帮李大爷硬化了道路。

  ◎办案检察官说

  “法有限,情无限。村民自费修建道路在先,村委会硬化道路在后,对当地村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很高兴通过我们的办案,能让争执多年的双方放下成见、达成共识,继续为共建美丽家乡与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让乡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四川省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检察官江丽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