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标题导航 |
 |
· | 完善机制强化能力建设 提升检察国际传播效能
| |
· | 抓实“三个着力”发挥检察国际传播主阵地作用
| |
· | 坚持中华文化立场 建构中国特色的法治传播体系
| |
· | 创新法治国际传播理念、方式与路径
| |
· | 坚定法治自信 提升法治话语国际传播效能
| |
· | 尊重传播规律,让中国法治故事直抵人心
| |
· | 以“四个强化”构建更有效力的检察国际传播体系
| |
· | 在检察教育培训国际交流中积极开展国际传播
| |
· | 多措并举讲好故事 为展现中国法治文明贡献检察力量
| |
· | 打造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国际传播新样板
| |
· | 从四方面着力提升检察国际传播能力
| |
· | 以书为媒推动法治国际传播话语和叙事体系建设
| |
|
 |
|
|
|
|
|
|
|
创新法治国际传播理念、方式与路径 |
|
中国政法大学全面依法治国研究院教授 刘静坤 |
|
刘静坤 为提高中国法治的国际影响力,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司法机关,必须紧扣职能定位,创新国际传播的理念、方式和路径,处理好日益增长的法治国际传播需求与有效的法治传播供给不足的紧张关系。 一是更新法治国际传播理念。法治国际传播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法治的交流。近年来,检察事业屡有法治创举,这些中国特色的法治经验是国际传播的重要切入点。同时,需秉承议题意识,聚焦国际法治的最大公约数,如国际社会高度关切的文化遗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残疾人和儿童权利等领域,积极宣传中国检察的制度和实践创新,以点带面地展现中国特色的法治方案,提高中国法治的国际认可度和接受度。二是创新法治国际传播方式。法治国际传播具有较强的政策性、专业性和体系性。以生动的案例叙事为主线,借助外文载体,邀请外国专家解说,这种国际传播方式更能深入人心。应加强检察制度和典型案例的英文翻译,可考虑制作年度涉外检察工作中英文白皮书,向国内外介绍检察系统涉外法治建设成果。三是拓展法治国际传播路径。检察机关需要“走出去”,加强与国际组织、主要国家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合作,塑造国际检察职业共同体的认同感。可加强对国际条约国内适用情况的检察评估,持续提升涉外检察的综合能力,通过涉外检察工作展示中国法治的国际形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