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繁荣新时代检察文学创作、加强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运用检察文学推深做实检察工作?12月5日至7日,第22届全国检察文学笔会暨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的意见》座谈会在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福建省霞浦县举行。莫言、林莽、林秀美、汤养宗等知名作家,张莉、孙新堂等专家学者,与10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检察机关的文学爱好者济济一堂,展开深入交流。
笔会“大咖”云集,站位高远,议程紧凑,既立足中国检察工作实际又开拓了国际视野,既突出检察一域特色又跳出检察谈文学,既有文学理论的普及又有检察文学新书的发布,是一场学风浓、质量高、效果好的文学盛会。
共有的精神家园
检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人员共有的精神家园。“加强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特别是繁荣发展新时代检察文学要做到‘八个坚持’。”检察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李辉提出,这“八个坚持”分别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守住文化的“魂魄”与“根脉”;坚持检察自觉,检察文化创作要更加自信;坚持人民立场,这是新时代检察创作的动力与源泉;坚持温暖向上,让人民群众从文学作品中看到正能量和真善美;坚持法治情怀,将艺术与法治、检察工作有机融合;坚持胸怀天下,回应人民需求;坚持守正创新,融入时代课题;坚持美美与共,创立检察文化品牌,建设合作共赢的平台。
“检察题材影视作品是有观众缘的,这些年涌现出诸多现象级影视作品。”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写作中心主任莫言为检察文化建设点赞。他说,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部门,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检察系统也在营造符合自身特色的检察文化。检察文化既反映了检察队伍的素质,也会反过来影响检察队伍的素质。
这启发我们:要弘扬新时代检察精神,坚持文化强检理念,通过打造阵地文化、党建文化、廉政文化和党建品牌、文化品牌、工作品牌,可以实现以文立魂、以文化人、以文兴业,助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知行合一。
有体温体感
“在检察文化里面,检察文学毫无疑问起到核心的作用、奠基的作用。”在谈到检察题材剧本创作时,莫言说,现在大多数群众可能都会通过影视作品来了解检察院和检察官。但是影视作品离不开剧本,剧本就是文学。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张莉以“经典小说里的人物风景”为题,分享了小说创作的要义。她说,小说创作要勇于打破常规,大胆地创造属于自己的创作法则,将身边真实的故事、熟悉的案例以及在创作实践中的所思所感如实记录下来。
《诗刊》编委、《诗探索·作品卷》主编林莽以“从沃伦的‘诗歌就是生活’到我的‘诗歌公式’”为题,分享了诗歌创作的经验。他说,诗是语言和情感的艺术,要见文化、见文采、见性情、见时局、见人间烟火,处理好情绪与欲望、明亮与透彻、沉郁与苍茫这三种关系。诗人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内心,写出真实的生命体验,捕捉生活的细节,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检察日报社原副总编辑赵信说,文学创作要处理好“有意义”与“有意思”的关系,每一个创作者都要做到“拒绝平庸,精益求精”。
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汤养宗说,诗人要有入世的宽广情怀,成为一个有体温、体感的人。诗歌要围绕诗意而展开,叙述是为了抒情,不能以叙述替代抒情,而要通过叙述展开诗歌的空间,呈现缓慢、复杂、多维的诗意。
这启示我们:在增强检察业务“硬实力”的基础上,通过提高检察文化“软实力”,打造有辨识度的工作品牌和最佳检察实践案例,可以提升检察工作的美誉度、知名度。在内挖潜力的基础上,要外聚合力,善于借智借力、融合发展、美美与共,推动检察故事破层出圈,引领检察业务提档升级。
生动活泼可亲可敬
“在检察题材的影视与文学创作中,检察官人物塑造尤为关键。”莫言说,人物不应是刻板的、高高在上的形象,而要让人感觉到可亲可敬,尤其是做到“可信”。在坚持原则、坚守法律底线的前提下,塑造出有个性的、有鲜明个人色彩的检察官形象,把人物写得立体化,让人物内心袒露给观众。
在短视频和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莫言支招:一要与时俱进,利用一切最便利、最快捷的手段来宣传检察工作、宣传先进典型。二要坚守文学的基本原则,通过打磨精益求精的语言,塑造生动活泼、可亲可敬的人物,传递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
北京语言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翻译家孙新堂以“中国当代文学在拉丁美洲的译介传播:探索与实践”为题,介绍了中国文学走出国门、融入世界、双向传播的历程,不仅开拓了检察文学爱好者的视野,也为检察机关涉外检察传播提供了启示。
这启发我们:要以“争一流”的目标、“国际化”的视野,一体推进检察业务、检察文化、检察宣传、检察普法,举全员之力,汇聚各方资源,穷尽一切手段,通过打造一系列的精品力作、爆款、现象级作品,把检察宣传工作做深做实,把英模人物培树做大做强,把涉外检察传播做优做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