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公益周刊·检察公益诉讼10周年专题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他们眼中的公益诉讼
· 防范人工智能应用风险,检察公益诉讼应发挥重要作用
· 留守老人有了上门巡诊服务
· 噪声小了,生活好了
· 检察公益诉讼打开的这扇“大门”
· 农民生活的新希望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2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噪声小了,生活好了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市民 刘莉

  2014年,我和爱人从北京打工回来,在婆婆家附近的小区买了套楼房。但好日子没过几年,附近的居民都后悔住这里了。我们家挨着乌兰浩特钢铁厂,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钢铁厂的生产噪声越来越大,大车出货、进料产生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夏天再热我们也不敢开窗户。更可怕的是,长年累月下来,家人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我婆婆长期睡不着觉,平时要吃助眠药物。我女儿上课打不起精神,为此老师多次找我谈话。

  后来,附近的居民开始向各方面反映情况。2022年5月,兴安盟检察分院关注到这一情况。当时,我听邻居说检察院来查这个事了,心里还琢磨“检察院不是只管犯罪吗,为啥还管这个事?”但接下来检察院所做的工作,让我们真正了解到什么是公益诉讼检察。

  那段时间,我们时不时就听说“检察官进厂里查问题了”“检察官到居民家中了解情况了”……在检察机关的监督下,相关行政单位积极履职,推动钢铁厂在一期治理不达标的情况下,按照修复方案开始长达数月的全面降噪治理。

  钢铁厂拆除旧设备,新建炼钢高炉;排查噪声源,对27处噪声点进行隔音……兴安盟检察分院持续督促相关单位开展整治,组织“益心为公”志愿者实地评估,在确定钢铁厂噪声全部达标后,于今年3月结了案。随后的半年,钢铁厂又陆续开展了一系列整治工作,进一步减少了生产噪声。

  噪声的各种指数我们并不了解,但亲身体验是实打实的。现在,我们在家可以打开窗户了,也不用再靠助眠药睡觉了,生活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现在,我还关注了兴安盟检察分院的微信公众号,没事时看看检察动态,了解一下公益诉讼工作。

  (整理:本报记者沈静芳 通讯员李玲慧)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