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习近平同柬埔寨人民党主席、参议院主席洪森会谈
· 习近平会见尼泊尔总理奥利
· 习近平向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致贺信
· 要闻
· 《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发行
· 以“协同式法律监督”为着力点,答好“共建共治共享”时代答卷
· 坚守“法律监督”宪法定位,推动宪法实施
· 不放弃和怠慢任何一个案件
· 电影《第二十条》广播剧《喜鹊》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 “完善检察权运行制约监督机制研究”研讨会在兰州召开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2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不放弃和怠慢任何一个案件
——追记全国模范检察官,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检察院原党组书记、检察长潘非琼
常璐倩 窦晓峰 崔照明

  

  

  

   潘非琼(右)作为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

  公诉某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开启辽宁省抚顺市检察院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先河;

  参与办理中国足协系列反腐案,成功指控中国足协裁委会主任张某的受贿事实;

  公诉抚顺特钢原董事长特大贪污受贿案,拔除东北老工业基地“蛀虫”……

  提起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检察院原党组书记、检察长潘非琼,大家总是想起这些大要案。从检26年,他办理或指导办理案件1300余件、接待群众600余次,用精进求实、忠诚为民诠释了一名检察官的使命担当。

  2022年12月17日,带着对检察事业的无限热爱,带着对公平正义的永恒追求,积劳成疾的潘非琼因白血病医治无效不幸离世,年仅49岁。

  今年11月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共辽宁省委在沈阳召开追授潘非琼同志称号命名表彰大会,追授他“全国模范检察官”“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办案子就要钻进去”

  “2022年8月26日。一、检委会研究孙某、吴某寻衅滋事案;二、党组会研究档案精细化管理、更换会议室及食堂桌椅、车辆管理、新招录公务员分配等工作……”

  这是潘非琼生前写下的最后一页工作笔记。这样的笔记,他写了26本,串起了他26载的检察光阴。

  时间回到1996年。那一年,潘非琼从辽宁大学法律系毕业,面对知名金融机构抛出的橄榄枝,他却选择了检察院,踏上他挚爱一生的公诉席。

  初到抚顺市检察院,潘非琼从学着干到抢着干,靠着一股钻劲儿从业务“小白”一步步成长为骨干。

  2004年,潘非琼接手了备受社会关注的辽阳某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该案案情复杂,嫌疑人众多,主要犯罪嫌疑人聘请了20多人的律师团队。

  潘非琼带着公诉团队迎难而上,制定了周密的审查方案,收集、固定了大量一手证据;庭审之前,针对每一名被告人可能的辩护方向制定了多套应对方案。

  庭审那几天,作为主诉检察官的潘非琼一人迎战20多名辩护律师不间断的发问和辩论。最终,在扎实的证据和指控面前,主犯刘某数罪并罚被判处无期徒刑,同案犯也受到应有惩罚。

  “他出庭稳重、言辞犀利,是我最佩服的检察官。”曾担任过10年抚顺市律师协会会长的林波告诉记者,许多在法庭上与潘非琼交锋过的律师都有一个感受,潘非琼只要站在公诉席上就自带法律的威严。

  而这份威严则源于他过硬的业务素质和对法治的信仰。

  辽宁省检察院检察官李莹刚参加工作时,被分到潘非琼的办案组担任书记员。她把潘非琼看作“师父”。

  2011年,潘非琼带着李莹办理了一起扑朔迷离的雇凶杀妻案。犯罪嫌疑人是名退休法医,反侦查能力极强,通过多种手段尽可能切断证据之间的联系,拒不供述雇凶杀人。

  “我们梳理在案证据后发现,有证明力的只有受雇者的供述,这对定案而言,显然不够充分。”李莹向记者回忆道,“我们当时有些沮丧,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里走,师父却冷静地对我们说‘不急,审卷,多看几遍,从细节中寻找真相’。”

  潘非琼带着办案组沉下心、埋下头,对6本卷宗仔细查了12次,发现了两处可突破的点,就此引导侦查人员对被害人的10余名亲友进行取证,最终通过多组证据之间细节上的佐证,证实了嫌疑人的杀人动机,并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其提起公诉,最终法院判处其死刑。这起案件被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参考》列为指导案例。

  “戴上检徽,检察官就没有退路。钻研钻研,要钻进去,研究它。永远别放弃、怠慢任何一个案件。”想起潘非琼这些教诲,李莹心里十分感慨:“公诉席上,有师父在就有了定海神针。出了司法解释或指导性案例,他总是第一时间去学习研究;办案遇到困难,大家也总是第一时间想到他,师父就是我们办案的主心骨。”

  “被害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都要依法保护,这是职责”

  与公诉席上的果敢犀利不同,潘非琼面对群众总是细致而耐心。他常说,民之愁即党之忧,共产党的干部就要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他如是说,也如是做。

  有一次,李莹在对一起命案的被害人家属告知诉讼权利时,家属里的一位大娘听到文书号里的“抚检刑”三个字,顿时情绪激动地朝她扑了过来。潘非琼见状赶紧冲过去,挡在李莹和大娘中间,挨了不少拳头。

  后来,大娘没了力气,瘫坐在地上哭着说:“你们胆子太大了,还没到法院,你们就敢给杀人犯‘减刑’!”

  听完这句话,潘非琼立马明白了。他将大娘扶起,耐心地用笔写下“检”和“减”两个字,把“检刑”和“减刑”的区别讲给大娘听。大娘听后,不停地向潘非琼道歉。

  后来,法院判决被告人构成故意杀人罪,并判处了民事赔偿金。大娘紧紧握住潘非琼的手说:“我一直担心打了检察官,谁还为我申冤,没想到你们这么公正。”

  这样的“遭遇”潘非琼不止遇到过一次。据抚顺市检察院检察官张博回忆,他刚入职时,有一次和潘非琼一起出庭。庭审中,被害人家属突然脱下鞋子砸向公诉席,差点打到潘非琼。张博惊魂未定,却见潘非琼没有停顿,继续发表公诉意见。

  开完庭后,张博不解地问潘非琼:“我们凭什么受这种气呀?”

  “案发时被告人为未成年人,被害人家属担心得不到公正处理,出现过激行为可以理解,但我们必须依法出示证据,被害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都要依法保护。这不是受气,而是职责。”张博对潘非琼当时说的这番话记忆犹新。

  “他在依法办案的同时,总是会顾及当事人的感受。他的这种作风一直影响着我,每当我累了、倦了,一想到他,就会重新燃起斗志。”张博告诉记者。

  “心干净了,才能放开手脚办案”

  2021年12月,潘非琼被派到清原满族自治县检察院担任党组书记、检察长。院里很多人都对他办公室的简陋印象深刻:一套办公桌椅、一个掉了皮的沙发,还有一个摆放案卷的塑料架子。

  “潘检专门和我交代,要勤俭持家,办公用品实用即可。当时他没有放案卷的架子,我准备买一个质量和档次好点的,结果他最后却选了一个最便宜的塑料架子。”该院负责物品采购的张尚威回忆。

  从检26年,潘非琼一直保持着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

  有一次,他办理一起贪污、受贿案。犯罪嫌疑人家属在潘非琼下班回家的时候尾随其后,来到他家。敲开门后,那位家属表明身份,扔下一个厚厚的信封就走了。

  “非琼当时鞋都没穿,光着脚就追到楼下,将钱退还给了家属,还批评教育对方。”潘非琼的爱人徐玫回忆。

  “我们做检察官心要干净,心干净了,才能放开手脚,办案没有私心,才能坦坦荡荡。”李莹一直记得潘非琼说过的这句话,她告诉记者:“他孩子入学或老人转院,知情人听说后上赶着帮忙,‘师父’都悉数拒绝了。”

  2022年9月,潘非琼查出了白血病。“他的肾病还没有根治,又查出白血病。接到诊断书的那一刻,我的脑子一片空白,非琼却还惦记着院里的工作。”徐玫向记者回忆。

  “潘检在北京接受血液透析期间,也坚持组织我们开视频会。大家看着视频里穿着病号服硬撑的他,想要尽快结束会议,但潘检却问‘是不是还有一个议题?’”清原满族自治县检察院副检察长朱全威告诉记者,潘非琼在清原工作一年多,事必躬亲,不仅带领大家抓班子、育人才,还自己办案、查案、督案,院里各项业务工作质效得到显著提升。

  2022年12月17日,潘非琼永远地离开了大家。弥留之际,嘴里还念叨着以前办过的案件。

  追授潘非琼同志称号命名表彰大会那天,沈阳刚下完初雪,潘非琼生前的很多同事都赶到了现场。他们告诉记者,潘非琼虽然走了,但他忠诚敬业、公正履职,心系群众、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像一道光一样,照进了大家的心底,他们也要做“潘非琼式检察官”。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