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检察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蓝引擎”激发澎湃动能
· 聚焦区域特色精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 千年银杏长势良好
· 交流会商数字检察工作
· 向人大报告检察建议工作
· 发布《涉外旅游法律指引》
· 孩子学会给父母做饭了
· 建筑工系上“保险绳”
· 追回漏缴的107万余元环保税
· 图片新闻
· 小学生突发疾病,警车秒变“救护车”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1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聚焦区域特色精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江苏:召开服务保障文化强国建设新闻发布会
卢志坚 韦玮

  本报讯(记者卢志坚 通讯员韦玮)近日,江苏省检察机关召开服务保障文化强国建设新闻发布会,并发布了7起典型案例。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以来,江苏省检察机关狠抓高质效办案,依法严厉打击和防范文物犯罪,共批准逮捕妨害文物管理犯罪案件33件57人,起诉49件134人;共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606件,已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474件,提起公益诉讼29件,保护文物588处;共办理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3873件。

  江苏省检察机关聚焦区域特色,依法保护好红色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等,服务文化产业发展。针对一些烈士纪念设施存在未确定保护管理单位、未划定保护范围、未办理不动产登记、保护管理不善等问题,江苏省检察机关采用分类分级处理的方式,三级检察院一体化办案59件,共同推动相关行政机关整改。淮安市检察机关在办理新安小学旧址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中,助推文旅部门围绕“新旅研学游”“铁军精神游”等主题打造富有淮安特色的红色精神体验区,助推红色资源“火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江苏省检察机关发挥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优势,加强非遗保护,助力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目标。苏州市检察机关针对网络直播带货侵犯国家级非遗宋锦著作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苏绣知识产权纠纷频发等情形,通过行政公益诉讼,推动主管部门查处非遗保护领域网络侵权行为,同时向58家涉案非遗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传统风貌的集中呈现,是历史文化遗产的主要载体。扬州市检察机关办理的督促保护扬州教案旧址行政公益诉讼案,促使属地街道组织制定“文旅经济”一体化保护方案,使破败多年的教案旧址成为湾子街(皮市街)历史文化街区新亮点。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