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版:地方视窗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四个维度”锻造新时代检察队伍
· 成都锦江:探索成渝检察协作新模式
· 抓党建 带全局 筑起禁毒安全联动协作屏障
· 图片新闻
· 集众精研 借智谋远 以“头雁效应”激活“群雁活力”
· 凝聚多方合力联动守护“她”权益
· “三个坚持”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检察服务
· 打造“锦绣春锋”品牌警队 保障司法办案安全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1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四个维度”锻造新时代检察队伍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赵峰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新时代青年,要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对于基层检察机关来说,我们应当充分发挥青年干警的优势,遵循其成长规律,深度挖掘潜能,改变传统管理模式,调整管理理念、视角、动机、方法,适应管理情境的变化,建立一支适度稳定、有序交流、素能全面、敬业专业的新时代检察队伍,让青年干警成长与组织培养同向发力、双向奔赴,实现检察事业薪火相传。

  管理理念:将关注思想与锻造技能相结合

  管理理念决定领导力。年轻干警是基层检察机关干事创业的主体,基层检察机关的管理者要创新管理思想,秉持新公共管理理念,坚持定期以调查问卷、座谈会等形式对青年干警思想动态进行摸排,通过谈心谈话,及时倾听了解、发现青年干警面临的问题困难及成长瓶颈,强化对青年干警的政治激励、工作支持和生活关怀,增加其认同感、归属感。

  在此过程中,要给予人文关怀。我院坚持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青年干警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相结合,定期开展工会关爱活动,持续传递组织温暖,提高年轻干警抗压、抗挫折的能力。

  管理视角:“一人一策”动态跟进成长成才

  基层检察机关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培养具有“发动机”特质的人才,予以管理资源倾斜,将干警自我成长需求和组织目标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质效。

  开展全周期培养模式。我院对青年干警实行“一人一策”,建立成长档案,实行动态管理、跟踪纪实,详细记录干警提拔、获奖表彰、培训等信息,有针对性地制定职业规划。进行成长态势分析,制定成长清单,进行职业规划与指引。将业务水平突出的干警纳入“业务拔尖人才库”,量身制定专项培养计划,做强领军型人才梯队建设。依据个人特长与兴趣,成立调研、宣传、活动策划等机动小组,参与全院司法行政业务,为青年干警全方位成长提供更多舞台。

  加强成绩展示与鼓励。我院建立青年干警培养机制,利用人才培养平台、工作经验交流会等渠道,为青年干警提供更多展示机会,鼓励更多的青年干警主动分享工作成长经验、思考研究心得,让青年干警在互帮互助、共学共进中提升综合素能。

  管理动机:以提升内驱力为施策根本

  干事创业需要驱动动机,即要以内生动力为驱动力来提高工作质效。因此,基层检察机关管理者应最大限度将组织目标与青年干警自我成长融合,引导其将检察工作公平正义价值内化,激活自身的成就感、使命感,使其在干事创业中实现自我成长。

  鼓励强化主体意识。我院变管理式谈话为鼓励式驱动,以强化青年干警主体意识,实现从管理客体向管理主体转变,鼓励青年干警积极参与各项工作,大胆建言献策,增强干事创业的热情。

  搭建实践锻炼平台。我院鼓励青年干警在工作之余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积极投身社会服务,主动帮助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培养社会责任感与主动担当意识,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生活、工作态度。

  管理方法:进阶式岗位实训提升干警全方位素能

  有效管理的实质是身体力行。我院多措并举,让更多青年干警参与到各项检察工作中,培养青年干警的实战能力。

  提供更高层次的学习平台。我院定期收集青年干警培训需求,针对性邀请资深业务骨干、法学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不断拓宽青年干警工作视野与思路;常态化组织青年干警旁听检察官联席会议、观摩示范庭审,零距离感受疑难复杂案件的办理、出庭过程,通过“沉浸式”培养,将理论研究与司法实务有机结合。

  实行重要岗位培养考察。我院遵循青年干警成长规律,适时开展进阶培训锻炼,注重在重大案件、重大环节中根据实际情况,让青年干警参与并压担子、交任务,承担专项课题、参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办理等,促进能力与业务双提升;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约束与激励并重,积极为青年干警提供各类资源支持、工作指导,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营造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