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9日至10日,反腐败追逃追赃与中国式反腐败法治建设学术研讨会在西南政法大学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国际刑法学分会、西南政法大学共同主办,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和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共同承办。
会议以“反腐败追逃追赃与中国式反腐败法治建设”为主题,分为“反腐败追逃追赃与拒绝腐败避风港”“一体构建追逃防逃追赃机制”“贿赂犯罪的认定与程序问题”“惩治新型腐败、隐形腐败和相关腐败犯罪”和“涉腐洗钱犯罪的惩治与防范”五个议题。来自国际组织、机构,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内外高等院校、教学科研机构的理论与实务专家共1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国际追逃追赃工作提升到国家政治和外交层面,纳入反腐败工作总体部署,坚持追逃防逃追赃工作一体推进,不断织密反腐败国际合作网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反腐败国际合作,一体构建追逃防逃追赃机制。
与会专家表示,近年来,通过引渡和遣返等追逃工作、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适用和域外民事诉讼等追赃努力以及刑事司法协助和个案协调机制,我国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成绩突出。今年9月24日至27日,联合国全球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第五次全体会议首次举办高级别论坛,通过了《关于加强执法合作、拒绝腐败避风港的北京共识》,展现我国在国际反腐败合作领域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同时,也体现了我国的大国担当,成为全球反腐败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
与会专家认为,深化反腐败国际合作,一要加强法律制度的协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修改监察法、出台反跨境腐败法的部署要求。要统筹国内法治和国外法治,切实增强反腐败法律的协调性。一方面,在修改刑法、刑事诉讼法、监察法等法律以及制定反跨境腐败法的过程中,要确保相关法律的协调性,注重在术语使用、概念界定、程序规定等方面的协调一致,增强反腐败法律的体系性。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逃犯出逃目的地国家的法律,增强反腐败国家立法的科学性、针对性、可行性。二要健全追逃追赃机制。反腐败斗争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战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追逃防逃追赃机制。目前,我国建立了比较有效的防止腐败分子外逃的机制,但仍有提升的空间。三要强化对涉腐洗钱行为的惩处。要在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大反洗钱工作的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反洗钱合作,形成打击涉腐洗钱行为的强大合力。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会议的举办对于持续推进反腐败追逃追赃、中国式反腐败法治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务交流,汲取国外反腐败的有益经验,为健全国际反腐败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促进中国式反腐败法治建设的全面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