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检察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用心办“小案” 用情促和谐
· 辽宁北镇:引入调解小组平息果园承包纠纷
· 海南检察二分院:援情入法,堂兄弟化干戈为玉帛
· 追查“问题木耳”
· 检察长为中学生讲授法治课
· 深挖红色法治资源打造检察文化品牌
· 细化22项举措推进检察信访工作法治化
· “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聚力劳动者权益保障
· 签订框架协议护航海上丝绸之路
· 规范领导接访下访和包案工作
· 向新而行 凝聚奋进动力
· 图片新闻
· 发动“法治引擎”,助跑“一带一路”建设
· 习近平同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会谈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1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追查“问题木耳”
黑龙江孙吴:携手“益心为公”志愿者共护食品安全
戴佳 李钟韬 徐映辉

  本报讯(记者戴佳 通讯员李钟韬 徐映辉)近日,黑龙江省孙吴县检察院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与检察干警一同走进辖区某农贸市场,结合该院办理的“问题木耳”案,对经营商户开展食用农产品安全普法宣传,同时深入社区召开“我是买菜小能手”宣讲会,增强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检察官,我购买的干木耳有一种特别刺鼻的味道,我怀疑是食品添加剂超标导致的。”前不久,孙吴县检察院接到“益心为公”志愿者的举报线索。随即,该院开展立案调查,与市场监管部门沟通,调取了辖区全部商超、农贸市场等处的经营信息,实地走访20余家农产品经营场所,并从外观、气味、来源、新鲜程度等方面,对37家经营主体42种品类食用农产品选取样本,进行抽样检测。

  经检测发现,三家农产品店的干木耳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国家标准。据了解,二氧化硫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被广泛用于果蔬干加工,在木耳加工过程中使用能达到防腐、漂白和抗氧化的效果,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是安全的,但若被人过量、长期食用,可能引起咳嗽、咽喉肿痛及消化系统疾病等,甚至对人体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潜在危害。

  接到权威部门检测报告后,该院向市场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对“问题木耳”进行溯源,并责令对其他可能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进行检查,排除食品安全隐患。

  收到检察建议后,市场监管部门对“问题木耳”进行二次检测,对涉事商家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行政处罚,追踪进购来源,排查是否有同源木耳正在市场流通;对各类食用农产品抽检28批次,发现3个品种4批次产品不合格,并当即对涉及的两家市场主体进行立案调查。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