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甘肃省定西市各县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和甘肃省政府办公厅《甘肃省赋予乡镇和街道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指导目录》,将行政执法权下放乡镇,推进基层治理体系重塑。但随着执法权的下放,定西市检察院在履职办案中发现部分乡镇存在执法不规范、执法空白等问题。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对于下放的执法权力能否接得住、干得好,哪些违法行为该处罚、怎么罚、罚完怎么办,都成了棘手的问题。”一位乡镇干部面对这一变化既有期待又有担忧。
针对上述问题,今年3月下旬,定西市检察院部署开展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情况检察监督专项活动,集中对全市74个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情况开展专项调查,深入查找赋权工作中存在的各类突出问题。经调查发现,辖区部分乡镇存在执法主体不适格、认定违法事实证据不足、法律适用错误、执法办案程序不规范等问题。检察官经进一步调查发现,部分县区未对乡镇执法人员能力素质、监督机制等执法承接能力进行评估,乡镇执法人员法治意识和程序意识不足,导致实际工作中乡镇街道执法往往各自为战、自行摸索。
对此,定西市检察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整改。针对乡镇普遍存在的问题,部分县区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担任听证员,对行政机关行政执法行为不规范监督案件进行集中听证,并向案涉单位宣告送达检察建议书,建议乡镇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增强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严把案件事实证据关、定性处理关和程序手续关,确保执法案件经得起考验。
“通过公开听证,以看得见、听得懂的方式推进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有效衔接,有助于乡镇执法人员把事说清、听证员把理辨明、检察官把法说透,是提升行政检察监督质效的有力举措。”陇西县检察院承办检察官魏艳红说。
此外,定西市检察院根据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形成《定西市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情况检察监督专项活动调研分析》,向党委、人大报告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引起定西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将检察机关的监督结果纳入《定西市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与该市司法局、监委、法院制定《定西市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协作办法(试行)》,实现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共融共促。
“我们将进一步提升行政检察监督质效,督促行政机关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的协作配合,让行政执法真正适应不断变化的基层社会,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定西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王福说。
(张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