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行刑双向衔接助推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 加大行政生效裁判监督力度,提升司法公信力
· 为特定群体权益维护释放更多司法“暖能量”
· 强化涉企行政检察监督,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 检察机关监督模型场景化建设入选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
· 鼓足干劲奋发进取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
· 以法治力量服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检察改革
·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高朋决定逮捕
 
正义网 | 返回检察日报首页 | 检察日报检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1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蔡金钗代表:
强化涉企行政检察监督,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常璐倩

  

  

  

  “2023年以来,最高检部署开展‘检察护企’、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等专项行动,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聚焦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监管执法等重点领域,办理涉企行政检察监督案件4.3万件,实质性化解涉企行政争议5889件……”11月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行政检察工作情况,报告中的这组数据引发社会关注。

  “最高检单设行政检察厅的时间并不长,但这项工作成效显著,振奋人心。”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工商联副主席、福建盼盼食品集团总裁蔡金钗十分关注行政检察工作,他告诉记者,在我国当前经济态势下,法治化营商环境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来自企业界的代表,看到一件件涉企行政检察监督案件的圆满办理,我们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底气更足了。”

  “我注意到,海南省检察机关曾办理过一起法院超标的额查封执行监督案。海南省检察机关受理企业的监督申请后,多番调查,最终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的方式依法督促解除了超额查封的17宗土地使用权。”蔡金钗代表告诉记者,“这起案例中,检察机关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有效保障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彰显了行政检察服务大局的使命担当。”

  据了解,在今年的“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中,行政检察部门还对一系列“小过重罚”问题进行了监督。

  74岁的个体经营户曾某,因销售一瓶78元的过期葡萄酒被罚款5万元。曾某认为处罚过重,经法院一审、二审、再审,6年诉讼未果、申诉无门,最高检到当地召开检察听证会公开审查,搭建对话平台,促使行政机关主动纠正了罚款问题。

  “我国小微经营主体数量庞大,一头连着社会民生,一头连着经济大局,尤其需要执法司法机关的关心关注。检察机关对这类‘小案’的监督,既释放了司法温度,又搞活了经济,让人很暖心。”蔡金钗代表说。

  对于行政检察如何继续发挥作用,为营商环境建设提供更多助力?蔡金钗代表表示,希望检察机关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产权保护、社会信用、监管执法等重点领域的“堵点”问题,加大涉企行政检察监督案件的办理力度。与此同时,加强与执法部门的沟通协作,凝聚执法司法共识,推动行政处罚裁量规范统一,厚植营商环境沃土。

上一篇   下一篇
 

检察日报社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采编人员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8,all rights reserved